黄粉虫养殖与贮运技术,关注虫种繁殖、饲料配比及储存条件
黄粉虫养殖, 要注意的是幼虫的饲养。旺盛幼虫需要补充营养,而老幼虫则不需要。刚羽化的成虫虫体较嫩,抵抗力差,不能吃水分过多的青饲料。此外,黄粉虫卵、幼虫、蛹、成虫都要分开饲养,以免影响繁殖。
要点 | 描述 |
---|---|
幼虫厚度 | 饲养箱中黄粉虫幼虫的厚度不能超过2~3厘米,以免发热。 |
蛹的处理 | 成熟黄粉虫幼虫变白时即将化蛹,要将蛹及时拣出,以免幼虫咬死蛹。 |
接卵纸更换 | 接卵纸要及时更换,每次更换的接卵纸要分别放在不同的箱中孵化,以免幼虫大小不均。 |
在黄粉虫生产量过大,一时不能得到全部利用的情况下,可以将黄粉虫临时冷冻贮存。冷冻前应将虫体清洗后加以包装,待凉至室温后入箱或冷库冷冻,在-15℃以下的温度可以保鲜6个月以上。
养殖黄粉虫种虫是关键。养殖黄粉虫,必须解决好种虫、饲料、设备等问题。在辽宁东部地区一年可繁殖3至4代。
黄粉虫的饲料来源广泛、经济,主要为麦麸,兼吃各种杂食,如弃掉的瓜皮、果皮、蔬菜叶、树叶、野草等。在换纸时将麦麸撒在上面,虫可把嘴钻下去吃,精饲料和青饲料撒在上面,让其自由取食。
黄粉虫运输,以幼虫为主。黄粉虫幼虫可用袋装、桶装、或箱装,每箱10千克,这样包装一般不会造成大量死亡。但应特别注意的是在黄粉虫运输过程中反复受到震动和惊扰,不断地活动,虫体之间相互挤压。
通过黄粉虫养殖与贮运技术,关注虫种繁殖、饲料配比及储存条件。的铺垫,我们可以开始黄粉虫养殖:技术革新与未来展望。
黄粉虫卵与幼虫、蛹、成虫分离饲养黄粉虫卵、幼虫、蛹、成虫应分别饲养,避免混养。混养不仅不便按需投喂饲料,而且成虫可能误食卵,幼虫也可能吃掉蛹。例如,在孵化过程中,卵的大小不均会影响孵化效率。
饲养箱内幼虫厚度不宜超过2-3厘米,以防发热。成熟幼虫变白时即将化蛹,应立即拣出蛹,避免幼虫咬死蛹。由于成虫和幼虫有互相残杀的习惯,不宜高密度饲养。
接卵纸及时更换接卵纸需定期更换,每次更换的接卵纸应分开放置,以防幼虫大小不均。同时,及时清除死亡的蛹和成虫,避免腐烂变质,吸引病菌。
根据季节变化,管理方法也应相应调整。例如,高温季节,幼虫需充足水分,需增加含水量高的青饲料,必要时还需通风降温;而冬季,虫体含水量应减少,相应减少青饲料的投喂。
黄粉虫饲料配比与日常生活管理黄粉虫饲养设备简单,如缸、木箱、纸盒等。要求器具内壁光滑,深度适中,防止虫体逃跑。
黄粉虫对温度、湿度和光照有特定要求。适宜温度为25-36℃,湿度为60%-80%,无需阳光直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