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蛆室外地平面养殖法,一种利用蝇蛆高效转化有机废弃物的养殖技术
在农业循环经济的探索中,一项名为“蝇蛆室外地平面养殖法”的技术脱颖而出,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宝贵的资源。
选择远离住房和靠近畜禽舍的地方,一块平整、夯实,高出地面的平地作为培养面。每个培养面面积约4平方米,根据饲养规模来确定培养面的数量。
支架制作与铺设粪料用铁条或木料制作一个能覆盖培养面的支架,高50cm,在支架上面及两侧粘贴一层牛皮纸,遮挡直射阳光。再在支架周围一层塑料薄膜,做成一个罩,以利保温保湿。用新鲜鸡粪、猪粪,按1∶1拌匀后铺放,铺前先加水拌湿,湿度以不流出水为宜。
步骤 | 操作 |
---|---|
1 | 选择养殖地点 |
2 | 制作支架 |
3 | 铺设粪料 |
4 | 保持湿度 |
铺粪后24小时内,要根据湿度要求喷几次水,保持粪层表面潮湿,以利苍蝇产卵及蝇卵孵化。
育蛆与取蛆利用蝇卵在25℃时经8~12小时即可孵化出蛆虫。蛆虫孵出后,仍要根据水分蒸发情况向粪层喷水,但不能让粪层中有积水。蛆虫孵化6~9天就可利用。取蛆时可把支架移开,让阳光照射粪层,蛆虫就钻到粪层底部,把表层粪铲去,然后将底层的粪和蛆扒开,放鸡进去啄食。
鸡吃完蛆后,再把粪扒拢成堆,加入50%的新鲜粪拌均匀,浇水摊平后又重新育蛆。此法按500g蝇蛆/平方米,每只鸡按日需20g计,4平方米培养面积1个周期生产的蝇蛆可供100只鸡采食1天。
在绿色养殖领域,一种创新的方法正逐渐崭露头角——将废弃物料转化为蝇蛆。这一技术不仅有助于废物利用,还为养殖户带来新的经济效益。以下将详细解析这一创新养殖模式的操作细节和实际应用。
选址与设施搭建接着,准备鸡粪和猪粪,按照1:1的比例拌匀后,加水拌湿。湿度控制在不流出水为宜,然后将粪疏松均匀地摊在培养面上,厚度约5-10cm。需要注意的是,温度影响粪层的厚度,天热时薄,天冷时厚。
案例分析:某养殖场蝇蛆养殖效益分析以某养殖场为例,其4平方米的培养面积在一个周期内生产的蝇蛆可满足100只鸡一天的需求。通过这一方法,养殖场实现了废弃物料的资源化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蝇蛆养殖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养殖模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相信其在环保和经济效益方面的贡献将更加显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