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时庙村莴苣种植助农致富,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冬季的寒风呼啸而过,但宋楼镇时庙村的莴苣试验田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的莴苣根粗叶茂,绿意盎然,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更成为乡村振兴的一股强劲动力。

时庙村莴苣种植助农致富,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莴苣种植,冬季里的温暖收获

冬季莴苣,成了市民餐桌上的热门佳肴。莴苣生长周期短,管理便捷,每年可种植三茬作物,经济效益可观。在通许县咸平街道,莴苣种植已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年份 莴苣种植面积 亩收入
2019 1800 6000
2020 2000 6500
2021 2200 7000

数据显示,近年来,时庙村莴苣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亩收入也稳步提升。这不仅让农民们的钱包鼓了起来,更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特色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城厢街道五堆社区将发展蔬菜种植作为稳定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措施。全社区共有设施大棚2400余亩,莴苣种植面积达1800多亩。莴苣种植不仅让村民收入倍增,更让村庄焕发出新的活力。

安丘市辉渠镇曹家峪村负责人曹洪伟表示,近年来,他们将享受政策的贫困户和住危房的老年人集中搬迁,并为他们盖了10处老年幸福公寓,专人管理,使他们老有所养。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曹家峪村也将在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富民、强村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新农人,创造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宋楼镇时庙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在当地农信社的扶持下,发展种植莴苣新品种。秋收过后,魏集镇紧扣季节时令,转变群众观念,积极引导农户发展西瓜种植这一特色产业,开辟增收致富新路径。

鑫绿油油的莴苣根粗叶茂,一棵棵成熟的紫叶香笋翠绿挺拔,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柳溪村蔬菜种植基地1200余亩莴苣迎来了收获期,农户们正在采摘。三店街柳溪村是新洲区莴苣生产乡,莴苣种植历史已有十余年。这里生产的莴苣口感好、品质佳,深受市场青睐。

近年来,泗阳始终把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独特优势,突出建基地、抓效益、扶龙头、树品牌,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体系化的电商平台,遍布乡村的电商服务点,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网聚了不竭的动力。12月21日,记者来到城厢街道五堆社区蔬菜种植基地看到,虽然眼下已入寒冬,但在这里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在莴苣大棚内,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摘、打包,准备将新鲜莴苣销往各地。

已经阐述了时庙村莴苣种植助农致富,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现在进入莴苣助农案例,乡村振兴新动力的主题。

通许县咸平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响应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号召。他们结合各社区实际,加速推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莴苣种植便在其中。

时庙村莴苣种植助农致富,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安丘市,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之一,便是因地制宜,倡导特色农产品种植,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在德州市宋楼镇时庙村,60多亩莴苣试验田喜获丰收,亩收入可达6000余元。菜农们喜笑颜开,周边城市菜商络绎不绝。

柳溪村立足乡村振兴,成立柳溪歆爱园种植合作社,发展特色莴苣产业。

城厢街道五堆社区,莴苣大棚内,种植户们正忙碌着。尽管已入寒冬,但这里的景象却是热火朝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8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