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农科院培育出“三高一广”芝麻新品

该品种具有高耐湿、高抗病、高产、广适应性三高一广突出特点。7月11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女研究员张秀荣在试验基地里指着绿油油的芝麻向笔者介绍。

农科院培育出“三高一广”芝麻新品

芝麻农科院芝麻新品网站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农业之友的立场或观点。该品种具有高耐湿、高抗病、高产、广...

1 徐桂真;程增书;陈四龙;李玉荣;;芝麻新品种冀黑芝1号的选育;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5 宗绪晓;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优良品种介绍;中国种业;1991年02期 .9 宏途;;怎样培育新品种;新农业;1976年13期 .

今年,苏沟社区引进省农科院培育的优质易机收芝麻新品种——豫芝NS610,在农机与农艺有效融合下,从种植到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为社区种植...

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芝麻育种课题组经过7年攻关研究,日前选育出安徽省第一个常规芝麻新品种皖芝2164及安徽省第一个杂交芝麻新组合皖杂芝0176,今年1月14日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评审委员会审定,刷新了我省无自主选育的芝麻杂交品种及常规品种历史。

...

增强了我国芝麻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卫文星强调,芝麻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油料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种植历史悠久,分...

1995年参加湖北省农牧厅主持的芝麻新品系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6.75公斤,达极显著水平,居试验第一位。品质较好,籽粒较大,纯白色,商品性好,含油量59.16%.该品系1994年和1995年参加湖北省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61.18和62.11公斤,分别比中芝10号增产1.2%和14.03%.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芝麻新品种 中芝11号 在鄂、豫、皖、赣多点种植,单产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21.12%.在荔波航天农业基地,太空黄瓜亩产达12650 斤,比常规品种 高 9030 斤 , 比常规品种提早 12 天上市;太空豇豆亩产 4610 斤,比常规品种 高 2230 斤 , 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的特性; 线椒类太空品种 3 个,亩产分别为 ....

近年来,育种家已培育出一批高 产、优质芝麻新品种和一系列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 技术,但未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河南省芝麻生产发展前景及对策 因为中国入世,给河南省芝麻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优良品质,经专家考证,平舆县是芝麻生长的最佳区域,2016年被正式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17年全县白芝麻种植面积达35万亩,亩产突破100公斤,今年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成立了200家白芝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5万亩白芝麻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20万亩白芝麻无公害生产基地。平舆白芝麻融合发展。积极

“中芝13”去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自2005年以来,已推广种植1200多万亩,占芝麻主产区种植面积1/4以上,覆盖湖北、安徽、河南等地,净增经济效益6亿多元。目前,湖北省鄂州市和武汉市黄陂区各有一个500亩的种子繁育基地,年产原种7.5万公斤。

该品种平均亩产67.61公斤,比对照品种豫芝4号增产13.04%,增产率为近10年国审芝麻品种之首。在湖北、河南等4省生产试验中,12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75.9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3.38%。

品种名称 亩产 抗病性 适应性
中芝13 67.61公斤 高抗 广
豫芝4号 60.57公斤 中抗 一般

农科院培育出三高一广芝麻新品,品质优良,市场前景广阔。的内容告一段落,接下来是三高一广芝麻,助力农业新篇章。

在农业发展的新篇章中,一项名为“三高一广”的芝麻品种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引领着农业的革新。这一品种不仅耐湿、抗病能力强,而且产量高,适应性广,成为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得力助手。

品种优势:耐湿抗病,高产广适

“三高一广”芝麻品种,顾名思义,其突出特点在于“高耐湿、高抗病、高产、广适应性”。这一品种在2003年和2004年湖北省及江淮芝麻产区遭受罕见多雨湿害天气时,依然表现出色,亩产和增产率在全国参试品种中名列前茅。其病株率比对照品种低41.07%,病情指数比对照品种低31.16%,抗病性之强,达到了高抗等级。

农科院培育出“三高一广”芝麻新品
科技创新:太空育种,品质卓越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女研究员张秀荣带领团队,将亲本送到太空接受辐射,诱导遗传变异,经过9年的精心培育,终于培育出“中芝13”这一新品种。该品种长到2米多高,每株挂果180来个,适应性最广,深受农民喜爱。

经济效益:推广种植,效益显著 实践案例:苏沟社区,全程机械化 区域特色:平舆白芝麻,地理标志 未来展望:芝麻产业,前景广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8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