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田间管理需注意播种时间、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豌豆籽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在其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每生产100kg豌豆干籽粒,大约需要3.1kg氮、0.9kg磷和2.9kg钾。这些营养元素的比例大约为1:0.29:0.94。氮素主要在始花到终花期间吸收,约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59%,而磷和钾的吸收则相对均匀。
豌豆的种植并不复杂,关键在于田间管理。
管理要点 | 具体措施 |
---|---|
播种时间 | 根据当地气候,一般选择在9-11月进行种植。 |
施肥 | 重施磷、钾肥料,每公顷施有机杂肥15t、过磷酸钙300kg、氯化钾225kg。 |
灌溉 | 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
病虫害防治 | 注意观察,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 |
我家乡的豌豆种植分为冬豆和荷兰豆两种。冬豆不需要爬篱笆,而荷兰豆则需要。无论是哪种类型,田间管理都离不开肥、水、防治病虫害。
豌豆苗期生长缓慢,容易发生草荒。因此,应及早锄地除草松土保墒,以提高地温促进生长。大田种植时,二次锄地除草一般足以解决杂草问题。锄地深度应掌握先浅后深的原则。
播种前施中基肥,最好是农家肥,100千克草木灰及25公斤过磷酸钙等。每亩需要豌豆种子15公斤左右。
豌豆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灌溉应根据土壤墒情和降雨量进行,保持土壤湿润。病虫害防治应观察田间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人类种植豌豆已有6000年的历史,我国种植豌豆已有2000年的历史。因为产业发展,豌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也面临着土壤病害和病虫害的挑战。
豌豆种植技术包括育苗移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微喷节水灌溉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豌豆产量和品质。
例如,祥云县通过扩大豌豆种植面积,助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2019年,祥云县秋豌豆种植面积增至8万多亩,为当地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豌豆对土壤要求较高,必须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PH值偏微酸或中性。种植前要确保土壤平整,方便排水。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您对豌豆田间管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希望对您的种植实践有所帮助。
刚刚提到了豌豆田间管理需注意播种时间、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下面我们来说豌豆种植: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豌豆籽粒:营养价值与土壤需求施肥上,以有机肥为主,磷钾肥料需充足。每公顷施有机杂肥15t、过磷酸钙300kg、氯化钾225kg,最好在播种前混合施入土壤。磷钾肥也可作种肥,条施于距种子5cm下方2cm处。
豌豆生长:锄地除草与水分管理水分管理上,每年立冬后水库不再放水,种植豌豆的地方只能靠天。保持土壤湿润是关键,避免积水。
技术应用可有效降低豌豆根腐病发病率,试验证明,与直接播种相比,豌豆根腐病发病率降低了30%~45%。同时,应用绿色标准化移栽种植技术,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提高豌豆品质。
磷肥通常在播前耕翻时施入,每公顷50~60kg P2O5较为合适。过磷酸钙与种子同时施用或施于种子下方3~5cm的土层中作底肥,比撒施效果更佳。豌豆对硼、镁、锌、硫、钙、铁、铜、钼、氯和锰等微肥也有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