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豌豆炭疽病:一种危害香豌豆的真菌性病害
香豌豆,以其独特的色彩和优雅的姿态,成为众多花友的心头好。只是,香豌豆炭疽病这一真菌性病害,却给它的生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香豌豆炭疽病的方方面面,助您守护您的花卉绿洲。
香豌豆炭疽病主要侵害叶、茎、花和种荚。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点,颜色由浅变深,边缘呈暗褐色。因为病情加重,病斑会联合,导致叶片枯萎脱落。茎上的病斑呈椭圆形至长条形,褐色,稍凹陷。此外,感病嫩梢会变为淡褐色至灰白色,并逐渐枯死。花梗受害则枯萎,种荚受害后失绿皱缩。
香豌豆炭疽病的病原菌隶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刺盘孢属真菌。病原菌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第二年春季在温暖、多雨潮湿的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侵染植株。植株生长衰弱、通风不良等因素,都会增加发病风险。
防治措施:多重防线守护香豌豆措施 | 具体操作 |
---|---|
减少侵染来源 | 及时摘除病叶,拔除病株,清理病残体并集中烧毁。 |
合理轮作 | 与十字花科、百合科、茄科、伞形花科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或与非豆科粮食作物轮作2年。 |
种子处理 | 豌豆种子播前用45℃温水烫种10分钟后,洗净晾干再播种。 |
药剂防治 | 发病时,可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
李先生是一位资深的香豌豆种植爱好者。在遭遇炭疽病困扰后,他采取了以下措施:及时清除病叶,合理轮作,并在发病初期喷洒药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香豌豆终于恢复了生机。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防治香豌豆炭疽病的重要性。
香豌豆炭疽病虽然给我们的花卉生活带来困扰,但只要我们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就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让我们一起关爱香豌豆,守护我们的花卉绿洲。
李先生发现,炭疽病是豌豆生长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可为害叶片、茎蔓和豆荚,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他分享了防治豌豆炭疽病的经验和策略。
开花,因为植株一旦结实,很快就停止生长而不开花。香豌豆盆土用腐叶土、泥炭、河沙加部分有机肥配成,开花前每10天追施一次稀释液肥,花蕾形成初期追施磷酸二氢钾,浇水以间干间湿为原则。
栽培温度不宜过高,开花前,白天温度9-13°C,夜间5-8°C为宜,温度过高,植株未发育完全即现蕾,影响植株生长。开花时室温增高到15-20°C,有利于成花。
发病时,可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病原为围小丛壳菌,隶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小丛壳属真菌。
植株生长衰弱,通风不良,易发病。病菌的寄主范围广,除香豌豆外,还有苹果、梨、山楂、桃、葡萄、柑橘、无花果、番木瓜、橄榄、忙果、番茄、罂粟、冬青、茶、咖啡等。
案例分享:李先生的香豌豆种植实践最初栽培日本香豌豆时,李先生采用一般性的篱架式搭架栽培,支架高度2m,植株直立向上牵引。但当植株长到2m以上时,枝蔓就无法再向上牵引,结果导致上部枝叶杂乱生长,严重影响了植株内部的通透性。
后来,李先生调整了搭架方式,采用斜向搭架,使得植株枝蔓可以均匀分布,通风透光,有效降低了炭疽病的发病率,提高了香豌豆的产量和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