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保育仔猪易受病原体侵害,需加强预防管理

2021年1月13日发布 02:36

保育仔猪易受病原体侵害,需加强预防管理
保育阶段仔猪疾病预防,三农养殖业科普知识!

由于断奶仔猪对低温的敏感,使保育舍的保温工作成为日常管理的重点,仔猪从条件优越的产仔舍到保育舍,没有了保温箱,没有了电热板,温度的作用就...

自仔猪14日龄开始,为控制支原体、链球菌、巴氏杆菌等的感染,可在仔猪的每吨饲料中拌入80%支原净190克、阿莫西林(纯粉)150克、10%硫酸粘杆菌素1000克,连续饲喂至仔猪换料,或在仔猪的每吨饮水中拌入100%支原净100克、阿莫西林100克,每隔7天持续饮用7天,直至仔猪断奶换料为止。

疾病名称 预防措施
支原体感染 饲料中拌入80%支原净190克、阿莫西林150克、10%硫酸粘杆菌素1000克
链球菌感染 饲料中拌入80%支原净190克、阿莫西林150克、10%硫酸粘杆菌素1000克
巴氏杆菌感染 饲料中拌入80%支原净190克、阿莫西林150克、10%硫酸粘杆菌素1000克

与此同时,在保育仔猪的管理上,保育仔猪进舍时,应按公、母、大、小、强、弱分群,其同群的仔猪日龄相差不宜过大,最好控制在7日龄以内;如能按原窝转群则更好,以有利于稳定仔猪的情绪,减少应激,避免恃强凌....建立科学、合理的保育仔猪预防性用药方案针对保育仔猪呼吸道疾病发生的种类和流行特点,养猪场户除应合理地制定仔猪的免疫程序,适时给仔猪免疫接种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萎缩性鼻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弱毒菌或灭活苗,以控制病原性因素引起保育仔猪的呼吸道疾病外,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保育仔猪预防性用药方案,以预防保育仔猪外源性和内源性细菌的继发感染。

内容提示:现代畜牧科技 2021年 第 4 期 总 第 7 6 期 • 39 •doi : 10. 19369/j. cnki. 2095-9737. 2021. 04. 021保育仔猪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赵力勇摘要:保育.... 要彻底的 将保育舍进行清理和清洁,对于顽固污渍需要浸泡 ,再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干燥后再使用甲醛 和高锰酸钾进行密封熏蒸消毒,空 舍 3 天后使用 消毒药进行全面...

做好仔猪保育期的环境控制养猪场户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前做好环境控制,以找到适合于本场户对保育仔猪舍内保温和通风换气等有利于环境控制的有效办法。遇天气晴好、气温较高时,除适时开启门窗增大猪舍内的自然通风对流外,对标准化猪舍可配置风扇或风机,并适时开启风扇或风机通风换气,保持保育舍内温度在22℃~24℃,相对湿度在65%~75%。给保育仔猪舍内通风换气,可在中午阳光充足、气温较高时适时开启门窗进行,门窗的开启幅度应逐渐从小到大进行,直到最后将门窗开启为半开放状态。养殖场户切不可因保育仔猪舍内空气污浊而突然将门窗大开,让冷风直接吹入保育仔猪舍内,如使保育仔猪舍内室温突然下降,则极易诱发保育仔猪发生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格式:PDF 页数:2 上传日期:2014-11-25 21:54:20 浏览次数:3 下载积分:1000 用阅读器打开 加入阅读清单 下载稻壳阅读器 安装稻壳阅读器,免费下载道客巴巴文档 复制文字、整理笔记、在线搜索、文档打印、更多功能等着您! 成功点赞+1 全文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VIP用户免费下载XDF文档 下载稻壳阅读器阅读此文档 阅读了该文档的用户还阅读了这些文档 关注微信公众号 道客巴巴网站版权所有 | ©2008-2024 |网站备案:京ICP备1805679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365号 复制 搜索 高亮 笔记 下划线

r摘要断奶仔猪进入保育阶段,常由于各种原因疾病危害,为此,介绍了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措施,以促进养猪业的持续发展。r关键词保育猪饲养管理疾病预防r仔猪断奶进入保育阶段,由于饲养环境、饲料形态及营养的改变、母源抗体的下降

据有关报道,在当前我国养猪生产中,仔猪从断奶后到出栏上市,其死亡率高达25%,在仔猪出生后到出栏上市造成猪只的死亡中,其断奶期间引起的死亡约占全程死亡率的40%,因为仔猪断奶时,其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还不完善。

做好保育仔猪饲养的准备养猪场户在保育仔猪入舍前,应事先准备好仔猪保育舍、饲槽、饮水器、取暖设备和光照设备以及仔猪料和常用的药物等,并事先将饲槽、饮水器等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再用热碱水刷洗,清水冲洗后晾干备用;仔猪保育舍用清水冲扫干净,待风干并放入保育仔猪用的各种用具后,使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关严门窗密封消毒12小时~24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在保育仔猪入舍前12小时调试好各种设备,并将舍温预热至30℃左右即可将保育仔猪入舍(此后舍温以每周降低3℃~4℃,直至降到22℃~24℃为宜)。相对湿度在65%~75%

仔猪在保育期,由于受原发性感染疾病、继发性感染疾病以及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常常会面临着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危害,给养猪场户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明显,除因仔猪发病直接死亡造成的损失外,呈慢性或隐性感染的仔猪不仅长期影响其生长发育,还会给养猪场户带来饲料转换率低、生长发育缓慢以及给生猪的管理带来不良循环等严重后果。养猪场户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性应对措施,才能取得防控保育仔猪呼吸道疾病的实效。具体来讲,应做好如下应对措施:

疾病预防仔猪易受到多种病原体的侵害,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

饲养管理仔猪的饲养管理对其健康状况有很大影响,需要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保育猪;生理特点;饲养管理;环境;饲喂;疾病预防

保育仔猪易受病原体侵害,需加强预防管理
案例一:仔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

某养殖场在仔猪断奶后,保育舍内出现了大量的呼吸道疾病。针对此情况,养殖户采取了以下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分群,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降低氨气浓度。

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和免疫增强剂的含量。

免疫接种:对仔猪进行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萎缩性鼻炎等疫苗的免疫接种。

预防性用药:在仔猪断奶前后各饲喂7天,并在转群时参照此药物预防方案实施。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降低氨气浓度。

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和免疫增强剂的含量。

预防性用药:在仔猪断奶前后各饲喂7天,并在转群时参照此药物预防方案实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养殖场的仔猪消化道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仔猪成活率显著提高。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分群,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降低氨气浓度。

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和免疫增强剂的含量。

预防性用药:在仔猪断奶前后各饲喂7天,并在转群时参照此药物预防方案实施。

增加光照:在仔猪断奶后,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有助于仔猪适应新环境。

未来展望

因为科技的进步和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仔猪防疫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未来,养殖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仔猪防疫工作:

加强仔猪防疫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加大仔猪防疫科研投入,开发新型疫苗和药物。

建立健全仔猪防疫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

通过以上措施,相信我国的仔猪防疫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养猪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8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