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村养鸡补贴政策旨在扶持农村养鸡业发展
作者:农科探路人•更新时间:11小时前•阅读2
2018年,我国政府为了扶持农村养鸡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
规模养殖补贴
水电政策补贴
其他补贴政策
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养鸡场,国家会给予补贴。例如,蛋鸡养殖规模在1万只以上,肉鸡年出栏量在10万只以上,可以获得相应的补贴。具体的补贴金额根据不同地区的政策而有所差异。
养鸡场可以享受与农业种植相同的用电价格,并且免收地下水资源费。
除了上述补贴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补贴政策,如资金直补、养鸡合作社补贴、疫病捕杀补助等。
要申请这些补贴,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环评
按照当地养殖项目补贴政策进行养殖的改造、建设或增加养殖量
饲养规模 | 每户平均补贴 |
---|---|
10000∽19999羽 | 8万元 |
20000∽29999羽 | 10万元 |
30000∽39999羽 | 12万元 |
40000∽50000羽 | 15万元 |
参考案例:按照公开、自愿、直接受益的原则,当年开工建设并于当年改造完工后,达到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的要求,存栏10000∽50000羽的商品蛋鸡规模养殖场和重点支持的蛋鸡重点县。
以下,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解析农村养鸡补贴政策的应用,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某养殖户,饲养规模在10000至19999羽之间,符合国家补贴标准。通过申请,该养殖户获得了8万元的补贴。这笔资金,对于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疫病是养殖业的一大风险。根据政策,国家会对因疫病捕杀的鸡只进行补贴,减轻养殖户的损失。这一政策,为养殖户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州市增城区乡村振兴基金,于2018年设立首支50亿级别的乡村振兴基金。该基金支持乡村振兴项目,包括农村养鸡业。这一举措,为农村养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趋势展望:政策持续优化,养殖业前景广阔政策将更加注重养殖环境的改善,推动绿色养殖。政策将加大对疫病防控的投入,降低疫病风险。此外,政策还将鼓励科技创新,提高养殖效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