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鳊鱼池塘养殖:探讨鳊鱼在池塘中的养殖技术及其经济效益

月份 投喂饲料 投饲分配百分比
12月~2月 少量投喂 12%
3月 宿根黑麦草 2%
4月 宿根黑麦草 5%
5月 苏丹草和苦荬菜 10%
6月 苏丹草和苦荬菜 15%
7月 苏丹草和苦荬菜 23%
8月 其他旱草、菜饼、麦类 22%
9月 其他旱草、菜饼、麦类 16%
10月 其他旱草、菜饼、麦类 5%
11月 其他旱草、菜饼、麦类 2%

在日常管理中,以投喂青绿饲料为主,如3月至5月投喂宿根黑麦草;5月至9月投喂苏丹草和苦荬菜;8月至10月投喂其他旱草并少量投喂菜饼、麦类等商品精料。各月投饲分配百分比如上表所示。投饵率与水温关系如下:低于20℃时,投饵率为0.5%;20℃~22℃时为0.5%~1%;22℃~25℃时1%~2%;25℃~28℃时2%~3%;28℃~30℃时3%~5%。投喂坚持定质、定时、定位、定量的"四定"原则,每天投喂2次~3次,做到少量多餐,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投喂时泼洒要均匀。食台朝南搭建,一般建在水下80cm左右,夏季可适当高。

鳊鱼池塘养殖:探讨鳊鱼在池塘中的养殖技术及其经济效益

在鱼病防治方面,鳜鱼的池塘养殖技术探讨论文指出,饵料鱼准备与培育至关重要。鳜鱼的饵料鱼有很多种,一般为野生杂鱼,如团头鲂、鲮鱼、鲢鱼、草鱼、麦穗鱼等。在投放饵料鱼苗前7天左右,要保证池塘的水深约为60cm,并根据池塘底泥的质量向池塘内施放适量的生石灰,以杀灭细菌、病原体和敌害。

池塘条件方面,选择东西走向、避风向阳、水源较好、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同时要有利于看守,防止被盗。水面多在3-10亩,水深1.8-2.5米,增氧能力为1-1.5kw/亩。地址最好是砂质壤土,淤泥10-20cm为好,与饵料鱼的配套面积1:10左右。

饲料投喂方面,以吃食性鱼为主,如草鱼、鲤鱼、鲫鱼等进行流水养殖。如果水质好,溶氧丰富,水温能控制在20度以下的话,可以考虑养殖冷水鱼类,如红鳟鱼。只是养殖技术要求高,投入相对要大,当然效益也是比一般鱼类要高的。

养殖鳊鱼时,池塘中不必只养殖鳊鱼一种鱼,可以放养少量的鳙鱼、鲫鱼等混合饲养。选择鱼苗也是养殖鳊鱼的时候比较重要的一步, 应该选择表面光滑、无病虫害、活力强的鱼苗。

成鱼饲养方面,论文池塘鲫鱼、鳊鱼高效养殖试验指出,池塘面积在3000m²~10000m²之间,水深2m以上,呈长方形,不漏水为好。池底平坦,淤泥厚20cm左右,应配有排灌、饲料加工、运输、增氧等机械,每亩池塘渔机动力应在0.5千瓦以上。要求池塘相对集中连片,便于管理。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水透明度在30cm~35cm,溶氧量5mg/ml左右,不低于2mg/ml,pH值在7~8之间,养殖期间要求定期注水,7月~9月每半个月注水1次,每次注水量为20cm~30cm。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鱼种下塘前10天~15天每亩用生石灰125kg~150kg彻底清塘,以杀灭细菌、病原体和敌害。4月~9月每15天、每亩水面用25kg~30kg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8月泼洒1次"优氯净",浓度0.25×10~6;9月泼洒1次"鱼康",浓度1×10~6。

解释完鳊鱼池塘养殖:探讨鳊鱼在池塘中的养殖技术及其经济效益。,现在来解读鳊鱼池塘养殖:案例解析与趋势展望。

鳊鱼池塘养殖:探讨鳊鱼在池塘中的养殖技术及其经济效益
池塘条件打造:选址与基础建设 日常管理:水质调控与投喂策略 鱼病防治:预防为主,科学应对 案例成果:产量提升与经济效益

经过一年的精心养殖,李先生的鳊鱼产量达到了每亩500公斤,其中鳊鱼产量为350公斤,平均尾重为0.35公斤。这一成果不仅证明了李先生在养殖技术上的成熟,也体现了科学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案例可以看出,合理利用池塘资源,结合科学的管理方法,鳊鱼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未来展望: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鳊鱼池塘养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可以探索无公害生态养殖,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拓宽消费市场。同时,研发新型饲料、疫苗和养殖设备,有助于提升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推动鳊鱼养殖业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8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