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马庙镇小鹌鹑蛋从零星养殖到形成规模产业

在金乡县马庙镇,一个小小的鹌鹑蛋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金蛋”。

马庙镇小鹌鹑蛋从零星养殖到形成规模产业

成为了他们的致富宝贝。 在养殖场的笼架上,拇指大小的鹌鹑蛋整齐地摆放在待捡栏里。据了解,李敏是巩留县第一批养殖鹌鹑的养殖户,从2009年开始...

年份 存栏量 产蛋量
2010 10万只 18万枚
2020 220万只 1980万枚

马庙镇特色养殖企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周边地区700多人的就业问题,更辐射带动周边群众成立了5个鹌鹑养殖合作社,全镇鹌鹑养殖存栏量达到220万只,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来到百事特鹌鹑养殖合作社,该社拥有18个大型养殖车间,内置36条养殖线,可同时存栏鹌鹑100万只,并配备先进的全自动孵化设备、养育设备、专业的实验室和多辆保鲜配送车,其生产的鹌鹑蛋产品可在其公司的加工车间生产为罐头,成为高附加值产品。

今年年产2000吨鹌鹑蛋制品项目建设完成后,可消化当地800万-1000万只鹌鹑产蛋量,将有力推动鹌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张迎春信心满满。

作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人物,现年67岁的刘永好,几乎见证了中国民营经济由萌芽到蓬勃发展的历史过程。30岁后才跳出公职系统创业的刘永好,从鹌鹑养殖开始,依靠饲料起家,历经三十余年,将自己一手创立的新希望集团,打造成为一个横跨农业、食品、金融、地产和医疗的商业帝国...

刘永好回忆,当时新希望办事情可谓处处受限。比如我们当时生产饲料的粮食需要指标,以前可以用鹌鹑蛋去换鸡蛋票去买,但之后就有人说我们是在做投机倒把,不让做了。

当时的情势曾一度让刘永好萌生退意。我们几兄弟一商量,还是决定干脆把公司交给国家算了,刘永好回忆,我们找到当时...

服务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截止2019年,公司拥有鸭蛋、鸡蛋、鹌鹑蛋等五大类、六大系列等产品。湖广熟,天下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湖...

张来彬回到家乡,投资70万元,在自己屋后的一片山地建成了3个标准化养殖厂房,并购买了货车、圈舍笼子、投料机、除粪机、升温机等养殖设备,并于当年10月从陕西购回首批5.5万余羽鹌鹑苗,开始了创业历程。张来彬也由此成为我县第一个养殖鹌鹑的致富带头人。木马镇庵子村村民张来彬:第一个是政策比较好,有...

但是要进入养殖区,不仅要戴头套、鞋套,还要经过紫外线消毒,通过四道防护、消毒“关卡”。在完全由机器控温的鹌鹑棚里,合作社负责人程元新介绍说:“每个养殖厂房里养有5万只鹌鹑,按每天每只产一枚蛋算,每天的出蛋量为1000斤,一个养殖小区里就有这样的养殖厂房20个。刚产下的鹌鹑蛋会在第一时间用保鲜柜送到工厂,到达工厂两个小时内必须进行煮制,煮制完成后2小时内进行杀菌并完成包装,所有流程都有严格的控制。而在从定黄到碎壳再到封装的15道工序中,只有挑壳一道工序是需要人工,其它环节全为流水线式的机器操作。”现在,他们生产的6种口味的“妈妈抱”牌卤烤鹌鹑蛋已经进入北京、济南等各大超市,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创办鹌鹑养殖场,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在张来彬的鹌鹑养殖场里,一排排养殖笼里挤满了鹌鹑,它们或悠闲觅食、或竞相争抢,不时还有鹌鹑蛋滚落出来...

如今,蛋类休闲食品在全国走红,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马庙镇立足当地当地资源优势,依托循环农业示范区,积极引导大力 发展 特色畜牧业,一个不起眼的小 小鹌鹑,却 养 出了一个大 产业。从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点扩大 养殖规模 ,到引入现代化的 养殖 设备创办起专业的 养殖 合作社,到如今 发展 鹌鹑养殖存栏量220万只,并创办起 鹌鹑蛋 加工企业, 形成养殖业、加工业相互配套。

他发现不仅 鹌鹑蛋 在火锅店里很受欢迎, 鹌鹑 肉同样深受食客喜爱。“许多 鹌鹑 食材都是从外省运来的,要是本地也有 鹌鹑 养殖 基地,食材就会更新鲜...

下来总收入可达50多万元。养殖户李敏:“鹌鹑的产蛋量可达到90%,而且鹌鹑蛋的营养价值是普通鸡蛋的2倍,出产的鹌鹑蛋市场需求量大,知名度也逐步提高。” 下阶段,李敏还将计划发展壮大鹌鹑产业,同时,申请无害化产品商标,为自家鹌鹑蛋打造品牌,将鹌鹑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形成 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销模式。 这一车是刚收上来的 鹌鹑蛋 ,价值十几万元,明天就能送到天津,基本上一天就能收一卡车,不少客户还在排队...

从马庙镇小鹌鹑蛋从零星养殖到形成规模产业,历经艰辛发展历程。延伸出来,我们谈谈小鹌鹑蛋产业:从零到规模,应用案例解析。

马庙镇小鹌鹑蛋从零星养殖到形成规模产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