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冬季修剪,旨在提高树体通风透光
山茱萸,又名枣皮、药皮、萸肉,是我国传统珍贵的木本中药材,医药用途十分广泛。在陕西省佛坪县,山茱萸的栽植历史悠久,已形成规模生产。2001年、2002年,该县分别被国家林业局、国家科技部命名为“中国山茱萸之乡”国家级山茱萸药源基地县。
修剪方法 | 作用 |
---|---|
疏剪 | 促进切口下部枝条萌发生长,缓和树势,改善光照条件,延长结果枝条寿命,促进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 |
短截 | 剪去树梢的一部分,促进切口下部发芽新枝,恢复老枝,促进开花结果。 |
回缩 | 在多年生枝条上短截,用于控制辅养枝,培养结果枝组,促进骨干枝的更新复壮。 |
缓放 | 保留枝条不修剪,缓和生长势,有利于开花和结果。 |
根据山茱萸的生长结果习性、立地条件、管理方法和经营目标,将其通过修剪的方式培养成一定的树体结构。
1. 散射分层形主干高60~80cm,主枝在中心领导枝上,分层形成疏散。第一层选择主枝3个,接近排列,距离30~40cm,开放角度50°~60°。第二层选择主枝2个,排列在第一层主枝空间的第三、第四、第五层各留下主枝,落头开心。这种树形适合于房前屋后等零星栽植,以及土层深厚、生长旺盛的山茱萸树的整形修剪。
冬季修剪的重要性冬季,山茱萸进入休眠期,深冬修剪可防止树液流失,确保其安全越冬与翌年健壮生长。更重要的是改变树形,调节营养,使它由平面结果变成立体结果,从而达到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目的。
在佛坪县,当地农民通过实施冬季修剪技术,山茱萸产量逐年提高。据统计,2019年,佛坪县山茱萸产量达到3000吨,比2018年增长了20%。
山茱萸冬季修剪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措施,对于提高山茱萸产量、实现丰产目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修剪方法,可以改善树体结构,提高树体通风透光,促进花果生长,为打造高效药源基地奠定基础。
山茱萸,这株承载着深厚中医药文化的木本植物,在陕西省佛坪县的种植历史中,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冬季,对这株药树进行精心修剪,不仅关乎其来年的生长态势,更是确保丰收的秘诀。
在自然开心形的修剪中,我们像艺术家一样,让每一枝条都能在阳光下自由呼吸。主枝2至3个,高40至60厘米,向外斜生,呈45度角,这样的布局既保证了通风,又便于采摘。每个主枝上选留4个以上的副主枝,它们错落有致,枝距约35厘米,这样的设计既美观又实用,是山坡地山茱萸树修剪的绝佳选择。
修剪技法:疏剪、短截、回缩与缓放疏剪,犹如给山茱萸梳去多余的枝条,让阳光和空气畅通无阻;短截,则是剪去树梢的一部分,刺激新枝的萌发,恢复老枝的活力;回缩,是在多年生枝条上短截,控制辅养枝,培养结果枝组;缓放,则是保留枝条不修剪,让那些偏弱枝条在适当的条件下尽快恢复生长。
对于零星栽植、生长旺盛的山茱萸树,我们推荐修剪为疏散分层形;而对于土层较浅、土壤瘠薄的山坡地山茱萸树,则适宜修剪为自然开心形。这种树形不仅树冠圆满,骨架结构牢固,骨干枝分布合理,通风透光,还有利于结果枝组的生长,大大提高了坐果率。
未来展望:山茱萸的绿色未来因为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对中药材的需求日益增加,山茱萸的市场前景广阔。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心的修剪,相信这株药树将在佛坪县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