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和蟾蜍:两种两栖动物
作者:花田雅士•更新时间:5小时前•阅读2
石蛙,别名石蛤、石鸡等,在我国广泛分布,尤其在江西、湖南等山区数量丰富。蟾蜍,又称蛤蟆,遍布各地,尤其在农田、住宅附近常见。两者虽同属两栖动物,但形态和生活习性却有着显著的差异。
科属 | 石蛙 | 蟾蜍 |
---|---|---|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蛙科、露水蛙族、棘胸蛙属 | 石蛙 | 蟾蜍科、蟾蜍属 |
石蛙的别称丰富多样,如石蛤、石鸡等;而蟾蜍则被称为蛤蟆、癞蛤蟆等。
石蛙体大而粗壮,近似黑斑蛙或虎纹蛙,背部有长短不一的窄长疣,腹部呈淡黄白色。蟾蜍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颊部向外倾斜,背部密布不等大的疣粒。
石蛙多在山区、农田等地生活,善于跳跃,以昆虫为食。蟾蜍则多在农田、住宅附近活动,白天多潜伏,黄昏时分出来觅食。
石蛙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具有清火、明目、消肿、滋养健身的效果。蟾蜍则具有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疥疮、发背、阴疽瘰疬等症状。
而蟾蜍,则以其形态上的显著特点——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润,颊部向外倾斜,以及皮肤上的疣粒而闻名。蟾蜍在我国有着丰富的分布,从春末到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之间,或者在住宅周围和田间的石头下、土洞里,黄昏时活跃在路旁和草地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