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锦鸡高效养殖需科学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与生长速度

锦鸡,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其养殖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只是,要想实现锦鸡的高效养殖,离不开科学的饲养管理。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锦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锦鸡高效养殖需科学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与生长速度
棚舍选择与布局

饲养锦鸡的棚舍应选择地势平坦、向阳背风、排水好、干燥、安静的地方。一般采用内舍加外运动场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其生长和繁殖,且毛色也较绚丽。运动场及内舍架上栖架,以适应其上架栖息。棚舍内地面铺设沙土,繁殖期要设蛋箱,并用遮盖物把蛋箱隐蔽起来,便于锦鸡产蛋时不受惊吓。另需放置料桶、饮水器。种鸡密度2只/m²,商品鸡密度为8只/m²。

棚舍设施 用途
栖架 适应锦鸡上架栖息
沙土地面 保持干燥,便于清洁
蛋箱 隐蔽产蛋,减少惊吓
料桶、饮水器 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源
饲养管理要点

1. 锦鸡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鸟类,可以耐粗饲,养殖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可以利用闲置房屋、庭院来搭建简易的鸡舍。

2. 生物学特性:红腹锦鸡的分布只限于我国中部和中西部地区,野生锦鸡具有林栖性,生活在海拔数百米至4000米常绿阔叶林或灌木丛竹林内,食物以植物为主,如草籽、蕨类、灌木的嫩芽、花和浆果等。

3. 饲喂方法:锦鸡雏鸟的饲喂应采取先饮水后开食的方法。育雏室要清洁干燥,铺上干木屑。料槽和水槽槽缘要低,槽面要窄,既安全又卫生。

1. 育雏期:3周龄以内的雏鸟采用冷开水供水,杀灭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病源体。1~3日龄的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青霉素。雏苗开食可选用蛋白含量22~24的全价苗鸡料,并补充维生素A、C,供料不断任其自食。

2. 育成期:7~10日龄可断喙一次,转入育成期再进行一次补断。锦鸡雏鸟密度不宜过大,稀一些有利体重发育和羽毛生长,一般以50~70只/m²为宜。

3. 繁殖期:为保持红腹锦鸡家族繁荣和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开展了红腹锦鸡的人工养殖。锦鸡养殖高效的饲养管理方法:

选择体质强壮、羽毛艳丽的雄锦鸡作种鸡。

公母配比1:2~3,并进行新城+传支+减蛋综合症三联活苗的免疫处理。

饲养人员不要有意无意干扰,减少出入次数,保证锦鸡产蛋期日粮蛋白质的水平。

高效饲养管理是锦鸡养殖的关键。为了提高产蛋率,人工饲养的锦鸡宜采用人工孵化,孵化期为22天。孵化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幼鸟的质量。锦鸡雏鸟的密度不宜过大,以每平方米50至70只为宜,这有利于体重发育和羽毛生长。在育雏初期,雏鸟的饲料应选用蛋白含量为22至24的全价苗鸡料,并补充维生素A、C,供料不断,任其自食。若饲料蛋白不足,则可能导致足部畸形。适量喂食黄粉虫有利于锦鸡的生长。在7至10日龄时,可进行一次断喙,育成期再进行一次补断。

锦鸡高效养殖需科学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与生长速度

锦鸡的饲养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在繁殖期,应加强饲养技巧和疾病防治知识,提高繁殖率,增加经济效益。育雏成活率高的关键在于精心饲养。雏鸡的饲养至关重要,良好的饲养可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鸡笼的位置应注重通风和干燥,并确保有充足且干净的水源。作为留种繁殖之用的锦鸡,应选择体格健壮、羽毛鲜艳的雄锦鸡和发育正常、体态丰满的雌锦鸡。公母配比为1:2至3,并进行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症三联活苗的免疫处理。

红腹锦鸡原是驰名世界的观赏珍禽,近年来才开始发展养殖。有专家提议将红腹锦鸡定为国鸟。在2022年3月3日举行的中国鸟邮票首发式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副理事长孙悦华透露,作为中国稀有特种鸟类,红腹锦鸡备受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