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鸡养殖需适宜气候、充足食物和充足空间
内容 | 详情 |
---|---|
地理位置 | 选择气候适宜、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区,有利于锦鸡的健康和生产力。 |
地质条件 | 地质条件需保证水源充足,建设规模要适中。 |
气候条件 | 气候条件要适宜锦鸡养殖,包括光照充足和通风良好。 |
水源条件 | 水源条件需满足养殖需求,建设规模和布局要合理。 |
建设规模 | 根据养殖计划、资金、技术等因素,合理规划养殖规模,避免盲目扩张。 |
鸡舍设计 | 鸡舍设计要充分考虑通风、光照和保温等因素。 |
饲养设备 | 配备适当的饲养设备,如饮水器、食槽、料桶等。 |
防疫设施 | 建立健全防疫设施,保障养殖安全。 |
4天出壳。出壳锦鸡幼鸟平均体重为20克。1~3日龄雏苗温度应保持在38℃,4~7日龄为35℃,8~12日龄为33℃,以后每天降一度,至20~25日龄时可脱温饲养。保温棚热源可用红外线电灯、电热管,确保棚内温度均匀稳定,光照强度要适当,太强则易出现啄噼。
锦鸡雏鸟的饲喂应采取先饮水后开食的方法。
锦鸡的繁殖及育苗经过多年的研究与驯化,锦鸡已实现了人工饲养及其繁衍。
养殖笼舍:根据实际养殖情况而定,保证锦鸡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饲料:饲养种鸡的饲料以市售种鸡饲料为主,但在繁殖前期和繁殖期应多给油脂性饲料和动物性食物,如花生、葵花籽、面包虫、蝗虫等,要特别注意供给充足的青绿饲料。
免疫处理:公母配比1:2~3,并进行新城+传支+减蛋综合症三联活苗的免疫处理。
繁殖期:饲养人员要检查产卵情况,及时收集取蛋。
饲养锦鸡的棚舍应选择地势平坦、向阳背风、排水好、干燥、安静的地方。一般采用内舍加外运动场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其生长和繁殖,且毛色也较绚丽。
棚舍内地面铺设沙土,繁殖期要设蛋箱,并用遮盖物把蛋箱隐蔽起来,便于锦鸡产蛋时不受惊吓。种鸡密度2只/m2,商品鸡密度为8只/m2。经脱温一段时间后的小锦鸡可转入棚舍饲养。
育雏室的准备与养护育雏室要清洁干燥,铺上干木屑。料槽和水槽槽缘要低,槽面要窄,既安全又卫生。饮水器由广口罐头瓶倒装配置,逐步过渡到小型钟式饮水器,每日清洗消毒食具。
3周龄以内的雏鸟采用冷开水供水,杀灭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病源体。1~3日龄的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青霉素。雏苗开食可选用蛋白含量22~24的全价苗鸡料,并补充维生素A、C,供料不断任其自食。
锦鸡雏鸟密度不宜过大,稀一些有利体重发育和羽毛生长,一般以50~70只/m2为宜。并因为日龄的增加逐步放大育雏室,以降低密度。
锦鸡养殖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养殖者具备丰富的养殖知识和实践经验。只有把握住气候、食物和空间这三个关键因素,才能在锦鸡养殖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气候是锦鸡养殖的基础。选择气候适宜、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区,对锦鸡的健康和生产力至关重要。近年来,因为市场需求增长,锦鸡养殖技术不断成熟,养殖周期缩短,成活率提高,为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在规划养殖规模时,需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源条件以及建设规模等因素,确保鸡舍设计、饲养设备、防疫设施建设规模与布局设计合理。
食物是锦鸡成长的保障。在锦鸡养殖中,食物的选择和供给至关重要。根据锦鸡的生长阶段,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均衡。例如,在雏鸡阶段,应提供高蛋白、易消化的饲料,如全价苗鸡料。在青年鸡阶段,逐步减少精料,增加青绿饲料的比例,以促进健康成长。
养殖笼舍根据实际养殖情况而定,确保红腹锦鸡有充足的活动空间。60日龄后的锦鸡,羽色与成年雌鸡相似,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较雏鸡显著增强,此时应转入笼舍内饲养。饲养种鸡的饲料以市售种鸡饲料为主,但在繁殖前期和繁殖期应多给油脂性饲料和动物性食物,如花生、葵花籽、面包虫、蝗虫等,要特别注意供给充足的青绿饲料。
由雏鸡饲料转换为青年鸡饲料时,精料应逐步减少。一周岁的雄性锦鸡可完全用市售鸡饲料喂养。一周岁的雌锦鸡已具有繁殖能力,此时最好将公母隔开饲养。
作为留种繁殖之用的锦鸡要选择体格硕健、羽毛艳丽的雄锦鸡作种鸡。雌锦鸡选择发育正常、体态丰满优美、眼睛明亮有神的个体作为种鸡。公母配比1:2~3,并进行新城+传支+减蛋综合症三联活苗的免疫处理。
锦鸡养殖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应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小气候适宜、环境安静、通风良好、有丰富饲料资源的地方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