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繁育濒危锦鸡两千多只,助力物种保护
记者近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拯救繁育,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措施,持续开展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大熊猫、朱鹮、亚洲象、藏羚羊、苏铁、西藏巨...通过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目前,我国建立了占陆域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
为什么拯救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此重要?我国著名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给出这样的解读:“一个物种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物种可能蕴含着能在未来被我们所应用的巨大价值,一旦灭绝,人类甚至在自己尚未意识到的情况下就永远丧失了发现这种价值的机会。”
水禽资源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开发利用,并向千家万户推广和推广。梁新江在段山村建立了水禽育种基地,将具有特殊利用价值的地方水禽品种繁育后推向市场,带动农民养殖致富。目前,两山口水利特禽养殖场已与全国200多个动物园建立了业务联系。“这些水禽濒临灭绝,养殖技术要求高。示范园建立了技术培训中心,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免费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在云龙区大龙湖办事处段山、塘坊一带,天上蓝天白云,地上绿树芳草,锦鸡天鹅齐鸣,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
红腹锦鸡又名金鸡,全身羽毛颜色互相衬托,赤橙黄绿青蓝紫俱全,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类,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刑法》第 341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中国日益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力支持者和贡献者。 奔跑的普氏野马。新华社记者张文静摄 赛加羚羊:保种扩群艰难前行 荒漠之上,无人机镜头里,10多只赛加羚羊结伴而行,在一片长满紫花苜蓿的散养场里时而低头吃草,时而悠然踱步。
朱鹮保护也成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典范.多年来,浙江长兴的扬子鳄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模拟生态环境来进行扬子鳄的自然繁育,使扬子鳄能够充分...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超50、60只;黑冠长臂猿增至约700只;野生绿孔雀增至约550只;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增至3800余只。 近年来,我国通过开展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栖息地建设,对大熊猫、亚洲象、海南长臂猿、西黑冠长臂猿、豹、中华穿山甲、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虎、朱鹮、绿孔雀、四爪陆龟等12种旗舰物种实施了抢救性保护
红腹锦鸡分布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在传统文化中它象征着吉祥。古书中记载的凤凰,其实就是雄性的红腹锦鸡。陕西省宝鸡市之所以命名为宝鸡,...
作为中国及东南亚一带的特有物种,锦鸡因其华丽多彩的羽毛和独特的生存技能,向来被誉为“凤凰”般的存在。锦鸡在遇到危险时会尽力保护自己的领地和家族,展现出坚毅和勇气的品质。
青年农民梁新江凭借对市场的把握和高超的技术,把水禽饲养扩大到黑白天鹅、鸳鸯等十余个品种,年出栏5000余只;其中,国家濒危的白腹锦鸡、红腹锦鸡每年可出栏2000多只,两山口水利特禽养殖场也因此成为国内最大的锦鸡人工种群繁育基地。
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云南是第一个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省份,现已成功的保育了一批濒危物种,包括:漾濞槭、西畴青冈、滇桐...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开展物种专项调查,实施大熊猫、亚洲象、海南长臂猿、东北虎、中华穿山甲、四爪陆龟等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百山祖冷杉...
自1999年创建全国首家商品化大雁繁育基地以来,梁新江注重研究特禽养殖业发展的新动向,并及时调整养殖结构,不断引进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品种,掌握了大雁、天鹅、锦鸡等水禽的全部养殖技术。去年7月,由养殖场引进的10组珍贵野生保护动物——白鹇,经过技术人员精心饲养,目前已繁育出300余只健康可爱的小白鹇,这标志着白鹇规模化人工繁育在徐州获得成功。
甘肃省武威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韩万银说:“普氏野马的成功繁育不只是一个物种保护的成果,更彰显了我国不断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生态文明建...
我国成功繁育濒危锦鸡两千多只,助力物种保护。已经讲清楚了,现在聊聊濒危锦鸡繁育成功,物种保护添新力吧。
濒危锦鸡的生存困境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红腹锦鸡这一国宝级鸟类面临严峻挑战。长期以来,红腹锦鸡的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非法捕猎和栖息地丧失使它们的生存环境恶化。这一现象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拯救和保护这一濒危物种。
拯救工程启动为了挽救红腹锦鸡这一珍稀鸟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实施了濒危物种拯救工程。通过强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多种方式,使得红腹锦鸡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
在保护工作中,技术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专家团队通过模拟生态环境,进行红腹锦鸡的自然繁育,使这一物种得以逐渐恢复。同时,技术培训中心的建立,为养殖户提供免费技术培训,提升养殖技术。
生态效益显著 推广与普及在成功繁育红腹锦鸡的基础上,相关部门积极推广和普及这一成果,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红腹锦鸡这一珍稀鸟类,增强了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未来展望因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红腹锦鸡等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将持续加强。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创新保护模式,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