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龙口粉条新国标解读:规范生产

因为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龙口粉条作为我国传统特色食品,其生产标准也迎来了新的变革。

龙口粉条新国标解读:规范生产
新国标概览
指标 标准要求
水分 ≤15.0%
灰分 ≤0.5%
二氧化硫残留量 ≤30.0mg/kg
总砷和铅 符合GB2763-2016标准
黄曲霉毒素B1 符合GB2761-2016标准
水分指标解读

水分是衡量粉条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过高或过低的水分都会影响粉条的口感和品质。新国标对水分的要求控制在15.0%以内,以确保粉条的口感和安全性。

二氧化硫残留量解读

二氧化硫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漂白、防腐等作用。但过量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新国标对二氧化硫残留量的要求为≤30.0mg/kg,以保障消费者健康。

砷和铅是两种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新国标要求粉条中的总砷和铅含量符合GB2763-2016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黄曲霉毒素B1解读

新国标的实施,对于提升龙口粉条的品质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严格按照新标准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龙口粉条作为传统美食,其生产和销售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餐桌安全,推动龙口粉条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了新的龙口粉条国家标准GB/T19048-2008。

龙口粉条新国标解读:规范生产

原料要求新国标明确规定,龙口粉条原料必须符合GB/T19048-2008标准,确保原料的纯净和安全。

生产加工过程新国标对粉条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设备要求、工艺流程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理化指标新国标对龙口粉条的物理和化学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水分、灰分、淀粉含量、二氧化硫含量等,确保粉条的品质和口感。

微生物指标新国标对粉条中的微生物含量进行了严格规定,如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

2018年,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对某品牌龙口粉条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品牌粉条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足以造成严重食源性疾病风险。经调查,该品牌长期在粉条生产中违规超量添加食用明矾,导致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根据新国标的规定,该品牌被责令整改,并对消费者进行了赔偿。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新国标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不仅规范了企业的生产行为,也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未来展望

龙口粉条新国标的实施,为保障餐桌安全开启了新的篇章。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龙口粉条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7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