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玉米市场因购销低迷,持续呈现下滑态势
当前市场供求关系可能进一步宽松,因为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可持续增长态势,同时进口玉米和其他替代品的价格和质量竞争力增强。受北方天气影响,近期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备受关注。
如果说,上周股市绝地反攻令广大股民信心有所复苏的话,那么,当前国内玉米市场则是另一番景象。在现阶段临储玉米拍卖迟缓运行,终端消费持续低迷,市场对新作玉米政策偏空的预判下,玉米市场恐延续弱势运行态势。当然,价格“倒挂”以及台风“莲花”、“灿鸿”相继来袭,延迟沿海部分地区玉米到货减少可能导致局部地区出现反弹,但今年夏季玉米市场回暖、翘尾行情势必大大延迟甚至被“吞噬”。
因素三: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仍持续到港。据了解,目前除南方港口外,东北地区已经至少2船乌克兰玉米到货,华北地区使用进口杂粮替代玉米的企业也不断增加。此前一度停滞的美国玉米进口也有所恢复,5月以来已经有4船美国玉米发往我国。在此情况下,主产区玉米价格上涨受限,南方港口玉米价格持续走软,进而压制北方港口玉米价格。
表现三: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倒持严重。7月份以来,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持续倒挂。截止7月12日,截止目前,东北港口玉米市场价格继续承压,锦州港口基本停收,散粮收购2270-2300元/吨,14.5%水分以内,二等,理论平舱2350-2370元/吨,主流品质2%霉变,15%水分;鲅鱼圈港口玉米收购2290-2310元/吨,3%霉变,14.5-15%水分,二等,理论平舱2350-2360元/吨;大连港口主流平舱2360元/吨,3%霉变以内,几乎无粮到港。广东港口玉米价格维稳,港口14%水分优质玉米报价在2390-2410元/吨,偏高2450元/吨,普通品质玉米2350-2370元/吨,优质玉米主流车提报价2370-2420元/吨,小港集装箱到货2400-2460元/吨。以当前北方港口玉米平仓价格计算,运至广东后加上港杂等费用,交货成本约2450-2470元/吨,明显高于当前广东港口玉米价格,意味着南北方港口玉米内贸理论亏损60元/吨,幅度较上周扩大20元/吨。
7月中旬以来,国内玉米市场购销相对低迷,市场行情延续此前颓势。其中: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继续承压,东北玉米购销清淡,倒挂现象突出,华北产区玉米市场窄幅震荡,黄淮地区存在轻度至中度农业干旱,目前对玉米长势影响暂有限。具体分析如下:
因素 | 分析 |
---|---|
因素一 | 玉米拍卖成交结果如期惨淡。 |
因素二 |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倒挂严重。 |
因素三 | 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仍持续到港。 |
因素四 | 北方警惕夏季玉米“卡脖旱”。 |
2月份,国内玉米购销从春节氛围中缓慢恢复,因为产区基层粮源出售增多,用粮企业、贸易商收购心态表现不一,不同区域玉米价格呈现差异化走势...
PAGE PAGE 2 近期国内玉米购销市场概况及后期走势预测南京上周,吉林地区因多日的降雨雪天气影响,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数量有所下降,但收购价格保持稳定。上周华北黄淮地区玉米市场仍表现的较为低迷。
从作物生长进度来看,目前北方春玉米大多处于拔节期,华北夏玉米也即将进入拔节阶段,后者尤需做好防御玉米孕穗期遭遇“卡脖旱”的工作,尤其是一些灌溉设施落后的地区。目前河北、山东等地农户已开始进行人工灌溉已缓解旱情,暂时对玉米长势不利影响有限。
表现二:华北产区玉米价格涨跌互现。7月中旬以来,华北产区玉米价格涨跌互现。截止7月12日,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稳中上扬,寿光金玉米挂牌2386元/吨,较上周提价10元/吨;恒仁工贸挂牌2390元/吨,水分14%起扣,起步扣1,较上周下跌10元/吨。河北保定地区玉米价格承压,优质粮源装车2240-2260元/吨,霉变2%以内,主要销往山东和河北境内,禽料粮,较昨日持平。目前当地玉米一尺多高,轻微干旱,人工灌溉防旱。
国玉米市场自3月下旬开始进入下行通道,前期因临储传闻四起带来的市场恐慌,导致玉米价格持续走低。上周临储拍卖终于靴子落地,市场再度将焦点聚集在成交情况、成交价格方面。此外在聚焦临储拍卖之际,另一重磅消息近期传入市场:商务部宣布自2018年4月18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时
但进口玉米的相对低廉和数量的充斥,必然是压制价格、影响市场的...
因素四:北方警惕夏季玉米“卡脖旱”。自去年5月份开始,给东北带来夏季低温、华北高温干旱的厄尔尼诺天气再度形成,而进入7月份以后气象变化也大有沿着历史轨迹运行的趋势。
进口玉米的拍卖,我们目前并不知道会持续多长时间,毕竟拍卖公告仅是每周公布,但对国内玉米市场肯定是一个很强大的利空因素。.据测算,自5...
新平台、新模式进一步融合发展,传统市场供需结构及购销格局被打破。 虽然2019/2020年度玉米市场高开低走并呈偏弱震荡态势,但是临储库存下滑、陈粮结转收窄、新季产量调降、饲养需求触底回升、进口替代冲击等因素,也为新年度玉米向好走势注入新的动力。
今天09:31 玉米市场近期一直处于下跌态势,截止今日,玉米市场全国均价贸易商的心态成为短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外盘带动玉米进口成本下降 据测算,自5月初CBOT玉米期价阶段性见顶以来,美玉米近月进口成本持
事实上,自今年临储玉米大量收购以来,东北产区玉米至北方港口已时常出现“倒挂”现象,这意味着东北产区玉米粮商外运粮食难以获利。只是,由于今年一季度至二季度前期市场对于临储玉米托起夏季玉米价格信心满满,部分粮商批量囤积粮源、东北农户持粮待涨的情况的较上年突出,为此,在东北产区至北方港口持续倒挂,下游消费维持弱势的情况下,产区部分粮商开始出现抛售情绪,甚至有小幅亏损出货的情况。例如,吉林德惠地区前期二等粮源收购2300元/吨成本计算,现部分粮商出库价格已降至2280-2300元/吨。
而今年5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也呈现持续下跌的态势。.省内玉米购销清淡局面将持续。“不仅玉米,粮食作物的价格现在都在整体下滑。
据跟踪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上旬,由于国内玉米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倒挂”程度加深,已达到历史极值,而2014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一度给予北粮南运补贴。由此可见,中间商利润已急剧缩水,市场看空气氛浓重,北方产区部分粮商不得不出现亏本出货的情况。
从供应角度来看:尽管临储政策玉米尚未构成有效供应,但由于拍卖影响导致贸易商降价走货积极性较强;同时,南方港口近期进口替代品持续到港,对国内...
上周开始,东北、华北、西北东部一带的炎热天气就开始逐步发展,其中,东北大部地区白天的最高气温都已经升到了30度以上;河北中部、山东半岛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存在轻至中度农业干旱,而未来温高且雨少的情况可能会加剧上述地区土壤失墒,在华北中南部、山东半岛北部一带的旱情可能持续发展,直至16日前后才能够得以缓解。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呈现疲软态势,各地玉米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行情。南方销区玉米市场因需求低迷导致价位整体下移,饲企观望心理加重,提货...
在现货市场上,国内两个玉米主产区均开始陆续有新粮上市。因为锦州港口周边当地早熟玉米的陆续上市及期货市场的下跌,锦州港玉米平舱价出现下滑...
因素一:玉米拍卖成交结果如期惨淡。上周我国临储玉米开拍,成交结果如期惨淡。其中:7月9日,我国计划拍卖临储玉米303.58万吨,实际成交0.99万吨,成交率0.33%。其中进口玉米计划销售5万吨,全部流拍。跨省移库玉米计划销售29.07万吨,已经连续12周流拍。东北临储玉米计划销售269.5万吨,实际成交0.99万吨,成交率0.37%,成交均价2318元/吨。7月10日,黑龙江省计划销售玉米2293116吨,实际成交58268吨,成交率2.54%。同时,由于东北新季临储玉米收购讨论热烈,各方建言均利空新作玉米市场,连盘1601合约期价再现大幅下挫,对于政策未知的恐慌再度占据上风。
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
创新销售模式,突破困境
面对玉米市场低迷的现状,寻求创新销售模式成为关键。
某玉米种植合作社在面临市场低迷的困境时,积极探索创新销售模式。他们 对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消费者对高品质、绿色、有机的农产品需求旺盛。于是,合作社决定将产品定位为高端市场,并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优良品种,提高玉米品质。
实施绿色种植技术,确保产品安全、健康。
采用现代化包装,提升产品形象。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销售渠道。
经过一年的努力,合作社的玉米产品在高端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销量,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
启示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找准市场定位。
注重产品质量,打造品牌优势。
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
未来,因为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玉米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把握住这些机遇,积极创新销售模式,玉米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