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灰飞虱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近几年,灰飞虱在江苏已成为水稻上重要害虫之一。这种虫子不仅传播条纹叶枯病毒,引发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流行,而且其直接为害对水稻生产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叶龄 | 受害株高下降 | 叶面积下降 |
---|---|---|
一叶期 | 显著下降 | 显著下降 |
二叶期 | 中度下降 | 中度下降 |
三叶期 | 轻度下降 | 轻度下降 |
防治上需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由于病毒只能由灰飞虱传播,所以“治虫防病、切断毒源”是防治该病的基本方针。针对一、二、三代灰飞虱成虫迁入秧田和本田并形成三个发病高峰的特点,要分阶段进行多次防治才能奏效;二是根据病毒侵染越早病情越重的规律,应严格采取“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防治策略。
条纹叶枯病的危害与防治我国水稻上发生的一种严重病害,就是条纹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具有间歇性暴发的特性,主要是看灰飞虱群体的带毒率。灰飞虱一旦经过一定时期积累,形成较强的带毒群体,就会引发几年的病害流行期。近年处在该病的流行期,如不防治,可能造成30%~50%的损失,甚至绝收毁种。
另外,耕翻灌水,清除田间和田边、沟边、路边的杂草,集中育秧并远离麦田和玉米田,可减少病毒来源;适当推迟播期,种植抗耐病品种,增施磷、钾肥,加强管理也是必要的综合防治措施。
研究背景与意义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是,长期以来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其中,灰飞虱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威胁着水稻产量和质量的稳定发展。
药剂防治一般在6月中旬开始,重点抓好秧苗期灰飞虱的防治,推荐使用的药剂为吡虫啉、吡蚜酮、氟虫腈、毒死蜱或它们的混合制剂。大田喷雾防治要抓紧水稻返青分蘖期进行,可选用的药剂有吡虫啉、毒死蜱、氟虫腈、异丙威以及噻虫嗪、噻嗪酮、阿维菌素等。建议轮换用药,以延缓灰飞虱产生抗药性。
谈完水稻灰飞虱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水稻产量。,我们再进一步讨论水稻灰飞虱防治技术革新势在必行。
近年来,因为气温升高和种植结构的调整,灰飞虱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为了有效防治灰飞虱,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
及时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减少灰飞虱的栖息地。
采用抗虫品种,如MR1523,降低灰飞虱的侵害风险。
在秧苗期和返青分蘖期,使用吡虫啉、吡蚜酮、氟虫腈等药剂进行防治。
根据灰飞虱的迁飞规律,分阶段进行多次防治,确保防治效果。
实地案例:时堰镇的防治实践在江苏的时堰镇,水稻种植面积广阔。2019年,当地水稻灰飞虱发生严重,给农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与当地农业部门合作,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
组织农民进行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
推广使用抗虫品种,减少灰飞虱的侵害。
使用高效药剂进行防治,降低灰飞虱的种群密度。
实施“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防治策略,确保防治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时堰镇的水稻灰飞虱得到了有效控制,农民们的损失也得到了显著减轻。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共筑防线灰飞虱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不断探索和创新防治技术,共同构建一道坚实的防治防线,为水稻生产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