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水稻紧急补播,时间紧迫
在洪水退去,留下的不仅仅是满目的疮痍,还有对丰收的忧虑。灾后的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补播,变得迫在眉睫。时间紧迫,四五天内必须完成水稻的紧急补播,以尽可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紧急措施 | 时间要求 |
---|---|
病虫害防治 | 针对性地使用药剂,迅速恢复作物生长 |
抢季节、抢时间 | 连续阴天或多云的天气,加快水稻后期补救工作 |
种子储备 | 积极储备和引进种子,保证灾后生产用种 |
台风肆虐,多地种子生产基地受灾。为确保农业恢复生产,种子部门积极准备今年灾后补播和改种的种子需求,同时从外地引进种子,为明年生产做好提前准备。
据种子管理部门统计,全市已储备早稻种子17.3万公斤,其中7.6万公斤已动用,剩余9.7万公斤在库。
针对受灾淹粮田,提出了灾后农业复产复种的督查建议。紧急调配挖钩机和抽水机,双管齐下加快农作物救复进程。同时,调派农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调研,指导补插秧苗及补种改种其他农作物。
重大病虫害防控和灾后恢复生产等重点工作得到落实。努力夺取秋粮丰收,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完成。我省农业农村厅制定防汛抗灾应急预案,坚持24小时值班,分成多个防汛救灾工作组,紧急奔赴灾情严重的地方,指导农业开展科技救灾。
在灾后恢复过程中,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赶赴受灾一线,指导灾后恢复生产,减少农民损失。据了解,此次市农业农村局共调拨南平市级救灾备荒储备种子共3870公斤。
对于缺苗严重的一季稻田,提出将几丘稻田的禾苗移到一丘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农业生产不受影响,大灾之年不减产不减收。
为确保晚稻栽插到位,全省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晚稻抢收抢种工作。各地积极响应,争取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水稻的补播和抢种工作。
紧急行动,四日速播,灾后水稻保收成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农田受损,农作物受灾,如何迅速恢复生产,保障农民的收成,成为当务之急。
在灾后水稻速播过程中,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协作,共同保障收成。以余姚市为例,该市已紧急动用储备种子“宁88”和“秀水519”共1.1万公斤,补播面积约2200亩。这一举措为受灾农民带来了希望,也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活力。
灾后水稻速播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希望,也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受灾地区的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农民的收成也得到了保障。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韧性和农民的勤劳智慧。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我们应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充分利用科技力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福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