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枯萎病是一种危害花生的土传病害
花生枯萎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土传病害,对花生的生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病害的方方面面。
花生枯萎病的初期症状表现为叶片边缘逐渐变黄,随后向叶柄发展,导致叶片逐渐退绿。因为病情的加重,叶片会变黄、变褐,边缘常为深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在阴雨连绵的天气下,叶面病斑较大,近圆形,黑褐色,叶背病斑不明显,淡褐色。严重时,病斑会融合,导致叶片枯萎。
花生枯萎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其传播途径主要是土壤和种子。当花生植株接触到病原菌后,菌丝会侵入根部,导致根部腐烂,进而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选用抗病品种:如豫花7号、豫花9号、鲁花11号等。
实行轮作:如花生-甘薯-甘薯,或花生-水稻-水稻轮作。
泡田灭菌:在播前灌水泡田,使病原菌窒息死亡。
药剂防治:使用90%的氯化苦乳剂进行土壤消毒。
地区 | 防治方法 | 防治效果 |
---|---|---|
河南省某县 |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药剂防治 | 防治效果显著,病株率降低80% |
山东省某县 | 泡田灭菌,药剂防治 | 防治效果良好,病株率降低60% |
气候条件:花生枯萎病病菌喜高温,当日均气温在20℃以上,5cm深处土温稳定在25℃以上时,病害开始发病。
土壤条件:花生枯萎病病菌在酸性土壤中更容易发生,适宜的pH值为6.6。
花生枯萎病,这个让许多种植户头疼的问题,如何有效防治?本文将深入剖析花生枯萎病的多种表现形式,并提供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
选用抗病品种:如豫花7号、豫花9号、鲁花11号等。
实行轮作:如花生一甘薯一甘薯,或花生一水稻一水稻轮作。
土壤处理:播前灌水泡田,可使病原菌窒息死亡。
药剂防治: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或在苗期喷药。
在某地,花生枯萎病曾严重威胁当地花生种植。当地农户在专家指导下,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推广抗病品种,如豫花9号。
实行花生与甘薯轮作。
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使用氯化苦乳剂进行土壤处理。
在苗期和花期喷施多菌灵等药剂。
经过一年的努力,该地区花生枯萎病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也显著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