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奶量低,需探究提高方法
袁涛任冬妮摘要,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奶质一直以来是广大奶牛养殖者的迫切要求,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从这三个方面就如何提高奶牛产量进行了阐述,关键词:奶牛,产奶量,遗传因素,生理。
吕汉林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家畜改良工作站,内蒙古赤峰025450Reference,冷配是奶牛饲养中的一项重点技术,且其对于产奶量提升也具有积极的意义,Keys:奶牛冷配技术,提高产奶量,体会1前言。
牛瘤胃发酵和其所产生的能量被转用到保持体温上来,奶牛维持和生产的营养也相应地增加,一般比饲养标准高10%~15%。因此,冬季需增加15%的混合精料,这样才能保持或提高产奶量。
简介:此文档是关于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提高奶牛产乳性能的主要方法的docx文档,编号为250705905,其中主题是关于专业资料、行业资料的内容展示。
提高奶牛产奶量技术措施。养牛技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技术措施。
冬季奶牛多采食干草,消化液分泌量增加,仅唾液每天就分泌50升左右,若不能充分饮水,食欲就会下降,致使产奶量下降,甚至发生疾病。奶牛每食1千克干饲料需水5公斤左右。所以,总的饮水量不能少于夏季。据报道,冬季奶牛饮8.5℃的水比饮1.5℃的水产奶量提高8%左右。但是,长期给奶牛饮20℃的温水,反而使奶牛体质变弱,胃的消化能力降低。奶牛冬季饮水的适宜温度为:成母牛12℃~14℃;产奶、怀孕牛15℃~16℃;犊牛35℃~38℃。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系列化措施3 白英霞;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3年03期。内标法同时测定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的方法探究14 于艳冬;孙启忠;玉柱;邵涛;闫志坚;;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2008年。
近年来,国内外提高奶牛产奶量有一些新的方法与经验,特介绍给养牛专业户,国内外养殖专家养殖试验证实,在奶牛泌乳期的初期60天内,不需要增加饲料或改变饲料配方,让牛每天接受16小时的光照,可比在冬季仅接受自然光照。
食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因为冬季奶牛胃液分泌量增加,食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若食盐摄入量不足,就会导致奶牛食欲降低,产奶量下降。食盐的日供给量应视奶牛体重的大小和产奶量高低而定,一般每日供给50~100克。除按日粮1%拌入精料外,也可专设盐槽,让牛自由舐食。
因素 | 提高措施 |
---|---|
遗传因素 | 选择优良品种,加强选种选配工作。 |
生理因素 | 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营养供应,保持奶牛健康。 |
环境因素 | 改善奶牛生活环境,加强环境管理。 |
袁涛 & 冬妮
案例一:遗传因素的作用
冬季,奶牛为了维持体温,其营养需求增加。在宁夏贺兰县,养殖户们发现,冬季奶牛的产奶量会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采取了增加混合精料、确保充分饮水等措施,结果产奶量不仅得以维持,还实现了小幅增长。
在内蒙古赤峰市,由于冬季干燥,奶牛的饮水量成为关键。研究发现,冬季奶牛饮8.5℃的水比饮1.5℃的水产奶量提高8%左右。此外,通过调整饲料配方,确保食盐摄入量充足,也有助于提高产奶量。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遗传、生理和环境因素都对奶牛产奶量有着重要影响。在今后的养殖实践中,我们应注重这些因素的优化,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奶质。同时,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高效、环保的产奶解决方案涌现出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