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土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关注营养、环境与疾病预防

土鸡养殖,从鸡苗到产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尤其是产蛋期,如何科学饲养管理,提高产蛋率,是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以下就为大家详细解析土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土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关注营养、环境与疾病预防
一、饲料营养

科学配料,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提高土鸡产蛋量的一条重要措施。

成分 含量
玉米粉 62
小麦粉 17
豆饼粉 12
鱼粉 4
滑石粉 1
贝壳粉 2.6
生长素 0.5
多维素 0.5
食盐 0.4

当产蛋率在50~60%时,每天每只鸡喂料105~110克;产蛋率在80%以上时,应让鸡不限量采食。每天早上少喂,把鸡放在荒山林地自由采食;中午在荫棚盛足料和水;太阳下山将鸡收回鸡舍喂饱。

二、舍内环境控制

散养蛋鸡白天基本上都是在外界环境中活动,外界的大环境相对于舍内的小环境要更加舒适些,但是到晚上或者是恶劣的天气不能出去活动,此时舍内的环境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起来!

温度控制:散养蛋鸡对温度的调控及适应能力要远大于商品鸡,一般温度控制在15~25℃为宜。

光照:每天要达14~16小时,亮度以每平方米10瓦即可。

湿度:保持舍内空气流通,避免湿度过高。

安静:饲养环境要保持安静,尤其要防止鸟、兽等骚扰。

三、疾病预防

土鸡产蛋期要做好免疫接种、环境清洁、消毒及时、日粮全价等工作。

定期接种疫苗,如新城疫、禽流感等。

散养场地消毒,圈舍通风消毒。

加强鸡过渡期的管理,由育成期转为产蛋期喂料要有一个过渡期。

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发现问题及时隔离治疗。

土鸡产蛋期,如何实现营养与环境双优化?以下案例为您揭秘。

土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关注营养、环境与疾病预防
优化二: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

温度控制:土鸡在15~25℃时不会影响产蛋性能。夏季要防暑降温,冬季要保温防寒,确保鸡群舒适。

光照管理:每天光照时间控制在14~16小时,亮度以每平方米10瓦为宜。

饮水供应:保持充足的饮水,尤其在夏季高温时段。

环境安静:保持饲养环境安静,防止鸟、兽等骚扰。

产蛋窝设置:每5只鸡配备1个产蛋窝,避免抢窝现象。

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淘汰。

关注产蛋率,当产蛋率低于正常水平时,应考虑淘汰部分老鸡。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淘汰病弱鸡。

案例二:某养殖场通过淘汰老鸡,使产蛋率提高了15%。

土鸡产蛋期营养与环境优化是提升养殖效益的关键。通过科学调配饲料营养、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适时淘汰老鸡等措施,养殖户可以实现土鸡产蛋期的最大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