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黑山羊养殖成为当地热门产业,养殖户增多
江门市,一个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的地方,近年来,黑山羊养殖成为了当地的一颗璀璨明珠。从最初的试养,到如今养殖户的增多,市场潜力巨大,黑山羊养殖在江门悄然兴起。
回溯到2005年初,江门市畜科所从韶关仁化引进了85只湖南浏阳黑山羊进行试养。随后,又陆续引进了3批100多只。经过淘汰、繁殖、择优以及推广,黑山羊在江门实现了环境变迁和养殖方式的改变。从以吃野草为主,转变为以种植牧草为主,羊群迅速繁殖。截至目前,全市黑山羊养殖已推广到20多家农户,黑山羊总数超过2000只,饲养地点遍布鹤山、新会、台山地区。
养殖前景2015年,关于养黑山羊的前景,许多人都在询问。行情如何?能否赚钱?2014年,由于小反刍等原因,黑山羊行情并不景气,许多新人想养羊却不敢,老养殖户也担心2015年行情再不好。只是,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养黑山羊的前景其实非常广阔。
江门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的负责人表示,尽管黑山羊饲养技术要求较低,但并非每个农民都适合养殖。黑山羊生长速度偏慢,从出生到进入市场大概要经过6个月的饲养,期间圈养需要大量饲料。因此,如何在不同季节为黑山羊均衡供应充足饲料,成为制约农民进行养殖的瓶颈。
农民要养殖黑山羊,最好是住在靠山林、自家有果园或者进行瓜菜生产,有了充足的饲料资源,就能够将原有产业和黑山羊养殖进行配套生产。例如,台山北陡的那位养羊大户,他的养殖能形成规模,得益于承包了2000多亩山地,拥有充足的放养空间和饲料。
养殖条件 | 建议 |
---|---|
充足饲料资源 | 住在靠山林、自家有果园或进行瓜菜生产 |
放养空间 | 承包山地,拥有充足的放养空间 |
防疫措施 | 定期进行防疫,确保羊群健康 |
目前,江门市黑山羊圈养已初见成效,短短4年间,黑山羊养殖已推广到20多家农户,总数量超过2000只。未来几年,江门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还将大力推广黑山羊圈养技术,在改善全市畜牧业结构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天时江门市畜牧业以养殖生猪和“三鸟”为主,养羊所占比重极小。而黑山羊食性广,耐粗饲,属节粮型草食动物,可以推进全市畜牧业向节约型养殖结构转变。同时,因为国内外羊肉市场供求的变化以及国内居民的羊肉消费持续增长,羊肉贸易正发展成为黄金产业。
经济效益由于黑山羊养殖投资小,技术门槛低,经济效益可观,许多农户纷纷联系江门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要求进行养殖合作,而老饲养户也继续引进黑山羊,逐步扩大饲养规模。目前,全市最大的养殖户是台山市北陡镇一家农户,其饲养数量已有150多只。
江门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的负责人以养30只能繁母羊为例,为笔者算了一笔经济账:购买30只母羊和1只公羊、新建羊舍等,前期投资约1.78万元。当生产步入轨道后,按每只母羊一年产2.8只羊羔计算,每年出栏羊84只,肉羊收入超过2.4万元,再扣除种羊摊销、羊舍折旧、种草、混合料、疫苗和药品等费用约1.1万元,若不请工人,年纯利润将达约1.3万元。
政策支持2005年春,江门市的农业科研单位携手韶关仁化的养殖资源,引入了湖南浏阳黑山羊,开启了这片土地上的养殖新篇章。这些黑山羊不仅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生长环境,更成为了当地农户增收的新希望。
因为国内外羊肉市场的变化以及国内羊肉消费的持续增长,羊肉贸易成为了一个具有潜力的产业。目前全国36个大城市羊肉零售价格已上升到平均每千克17元,一般每只羊的纯利润约为200元,这样的经济效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养殖行列。
为了提高黑山羊的产肉性能,江门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引进了肉用波尔山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同时,还鼓励农户树立市场观念,加强风险意识。在养殖规模适度增加的同时,养羊中心和基地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避免生产过剩。
饲料供应与可持续发展江门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正加强饲料技术研究,与广东省牧草站合作,利用当地闲置土地种植黑麦草、狗尾巴草、玉米等植物,保证饲料的均衡供给。同时,推广秸秆加工利用技术,变废为宝,为黑山羊提供多样化的饲料资源。
当地政府积极为发展黑山羊产业营造宽松环境。政府支持下的产业项目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也推动了江门市畜牧业的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展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