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下岗职工养鸽子,从零开始

几个月后,他掌握了全套的肉鸽养殖技术,满怀信心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养鸽场主人余长势,是土生土长的八联村人,今年5月他获得了邕宁区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称号。

下岗职工养鸽子,从零开始

联系销售,王培法事无巨细,把自己的养殖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一切从零开始。今天的人物纪实报道,为您推出《王培法:靠养鸽子走上了致富路》。

鸽子创业后来夫妻俩通过外出考察论证,市场调查选准了一个项目:养鸽子。开始,他们养过鸡和鸭,也养过竹鼠和芦花鸡,但由于不懂技术和市场因素等原因,收效甚微。夫妻俩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走上了勤劳致富路,2018年,他们的养鸽场已经发展成为全吉安市规模最大的肉鸽养殖基地。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电视节目里得知养鸽子利润很高,就觉得这是个挣钱的好机会,正好我也闲着,就做了市场调查。同时,把养鸽的技术传授给周边的乡亲,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还要利用网络把鸽子销售到全国各地去!对于未来,梁远军信心满满。

在这之前,梁远军并没有接触过养鸽,他对饲养鸽子几乎一窍不通,于是每天学习养鸽技术成了他生活的主要内容。

李明方介绍,养鸽子最重要的是做好预防,春季要预防拉肚子,夏季要注意呼吸道和肠道病毒,相比于其他畜禽,鸽子的抗病能力较强,但也不能马虎。我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蛋鸽养殖基地,不仅吸纳更多村民来这里务工,也想引领当地村民发展养鸽产业,共同把村里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拓宽村民增收致富的门路。

提起“养鸽子状元”陈泽河,几年前还是河南省正阳县大林乡供销社的一位下岗职工,如今靠养鸽子实现了再就业。他从2000年养鸽子150对,至今已发展到1500对。年效益达5万元,带动周围20名下岗职工和贫困农民走上科学养鸽子致富路。

万事开头难,陈泽河起早贪黑,在自家院井里新砌了两间四面透光的鸽子舍,又亲手做了150个鸽子笼;为了尽快掌握养鸽子技术,他“三顾茅庐”请来了确山、泌阳等县的师傅进行技术指导,对肉鸽子进行防疫,并对鸽子子的生长情况进行跟踪记录。这一年,鸽子子长得倒不借。但由于当时饲料市场价格上涨,鸽子子市场价格下滑,再加上市场没有拓展开,陈泽河损失很大。不过,陈泽河没有灰心泄气,2002年他毅然参加了县总工会和县劳动就业局联合举办的下岗职工特种技术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肉鸽子防疫、良种培育、饲料配方等技术。回来后,陈泽河注重对种鸽子的选育和杂交,使鸽子子品种得到了不断优化,对新孵出的苗鸽子,他都逐只进行防疫,增强其免疫功能。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他出了以五谷杂粮为主体按照一定比例配制饲料的办法,使肉鸽子22天就成长成商品鸽子。

如今,陈泽河养鸽子入了迷,他把每只鸽子子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妻子也成了养鸽子搭档。陈泽河养鸽子致富后,还经常把种鸽子赊销下岗职工和贫困农户,并负责提供技术。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该县已有20名下岗职工和农民养起了鸽子子,其中16户成为全乡养鸽子示范专业户。

因为鸽子子价格的逐步回升,陈泽河的经济收入也越来越多。去年他申请了县总工会的小额贴息贷款5000元,扩大了观赏鸽子、信鸽子的饲养规模,增加两间鸽子舍,并在平房楼顶上也建立了鸽子棚,鸽子子数量发展到1500对。为了市场销售肉鸽子,他一方面跑武汉、驻马店、信阳等地进行推销,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在20多家餐馆、烤鸽子店、大酒店、宾馆进行试销,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鸽子子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去年以来,他与这些宾馆酒家签订直销肉鸽子合同后,已直销肉鸽子1800多只。

下岗职工养殖鸽子致富故事..下岗职工养殖鸽子致富故事系统标签:

今年42岁的陈泽河,1998年下岗后回到本乡大陈庄村与妻子一起务农。2000年5月,他从杂志上看到饲料肉鸽子前景广阔的报道后,不禁怦然心动,牙一咬,筹资1.5万元,从郑州购回“白羽落地王”种鸽子150对,搞起了鸽子子饲养。

年份 鸽子数量 年效益
2000年 150对 未统计
2002年 未统计 未统计
2018年 未统计 未统计
2021年 1500对 5万元

余长势,一位土生土长的八联村人,原本是下岗职工。在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后,他选择了鸽子养殖,开始了自己的致富之路。

下岗职工养鸽子,从零开始

陈泽河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勤奋的付出和正确的方向,即使是下岗职工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再就业,走上致富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