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肠炎病是鲢鱼常见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
症状 | 治疗方法 | 预防措施 |
---|---|---|
病鱼离群缓慢独游,鱼体发黑,腹部向上浮于水面,不久死亡。 | 外用消毒药:菌毒清0.5ppm或二溴海因0.3ppm全池泼洒。 | 严格执行池塘消毒、水体消毒、鱼体消毒,投喂坚持定时、定量、定点、定质。 |
患病鱼食欲减退,甚至不食,肛门出现微红,后期肛门红肿,并伴有炎症。 | 盐酸土霉素全池泼洒,连用2~3天。 | 定期投喂土霉素和大蒜素,每千克饲料添加土霉素1~2g和大蒜素2~3g。 |
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炎,部分肠管呈现紫红色。 | 全池泼洒漂白粉,每立方米水用药0.1克;或全池泼洒强氰精,每立方米水用药0.2~0.5克。 | 加强日常管理,保持良好水质。 |
有的发病鲤鱼还有腹水及肝脏病变。 | 虫扫净按130ml-170ml/亩/米全池泼洒。 | 每千克饲料用2g盐酸氟哌酸或1~2g硫酸新霉素拌饵投喂,连用5~6天。 |
鲢鱼肠炎病是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肠炎。在健康的鱼体中,该菌种不占优势,不会引发疾病。但当鱼体免疫力下降或水质不良时,该菌种会大量繁殖,引发疾病。
鲢鱼肠炎病是养殖鲤鱼常见病之一,发病原因可能与饲料有关。此病对养殖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可导致鱼体生长缓慢、死亡率上升,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
病鱼离群缓慢独游,鱼体发黑,腹部向上浮于水面,不久死亡。患病鱼食欲减退,甚至不食,肛门出现微红,后期肛门红肿,并伴有炎症。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炎,部分肠管呈现紫红色。有的发病鲤鱼还有腹水及肝脏病变。肠炎病常和烂鳃病并发。
外用消毒药:菌毒清0.5ppm或二溴海因0.3ppm全池泼洒。
盐酸土霉素全池泼洒,连用2~3天。
全池泼洒漂白粉,每立方米水用药0.1克;或全池泼洒强氰精,每立方米水用药0.2~0.5克。
虫扫净按130ml-170ml/亩/米全池泼洒。
严格执行池塘消毒、水体消毒、鱼体消毒,投喂坚持定时、定量、定点、定质。
定期投喂土霉素和大蒜素,每千克饲料添加土霉素1~2g和大蒜素2~3g。
加强日常管理,保持良好水质。
每千克饲料用2g盐酸氟哌酸或1~2g硫酸新霉素拌饵投喂,连用5~6天。
正是因为鲢鱼肠炎病是鲢鱼常见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危害养殖生产。中所呈现的问题/现象,才促使我们需要重点关注鲢鱼肠炎病解决方案探析这一领域。
治疗:
采用外用消毒药进行患病时的处理。具体操作为:菌毒清0.5ppm或二溴海因0.3ppm全池泼洒。
①用0.4~0.5mg/L盐酸土霉素全池泼洒,连用2~3天。
此类肠炎鱼表现除了发黑,缩鳍和聚堆外,最大的特征是腹涨。是肠炎中最容易死鱼的。粪便多为脓样白便,也有拖便的。
肠炎的预防和抑制方法:1、全池泼洒药物:全池泼洒漂白粉,每立方米水用药0.1克;或全池泼洒强氰精,每立方米水用药0.2~0.5克;或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每立方米水用药0.2克。
分享 收藏 下载 原文档已转码为如下格式,以便移动设备查看 大水面养殖鲢鳙鱼肠炎病治疗一例 阅读:75次 页数:7页 2014-02-19 举报 长文档看不完?收藏高清版到APP阅读 君,已阅读到文档了~ 立即下载 举报 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取消 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请留下电话、QQ或邮箱,方便联系您 提交取消
鱼类肠炎病是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鱼病,从鱼种到成鱼均可患病,尤其是草鱼、鲫鱼等吃食性鱼类最易得病。淡水鱼肠炎病当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25℃~30℃是流行的高峰期。经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养殖淡水鱼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②可定期投喂土霉素和大蒜素,每千克饲料添加土霉素1~2g和大蒜素2~3g。
①严格执行池塘彻底清塘消毒、水体消毒、鱼体消毒,投喂坚持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即“三消”、“四定”措施,加强日常管理,保持良好水质。
私信TA白鲢鱼可能会得以下几种疾病:鳃霉病:病鱼不摄食,游动迟缓,鳃部呈充血和出血状,鳃瓣有点充血,失去正常的鲜红色而呈粉红色或苍白色,严重者鳃丝坏死,影响呼吸功能,导致病鱼死亡。
肠点状气单胞菌。
大水面养殖鲢鳙鱼肠炎病治疗一例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因为我县水库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大多采取高密度精养,放养密度及单位水体产量大幅度提高,水环境越来越恶化,但鱼病预防工作没有同步跟上和加强,再加上水库面积较大,水太深,水库常年无法消毒,寄生虫、细菌和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