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鲍鱼养殖病害频发,影响产量和品质

一只重达一斤,售价高达150元的鲍鱼,在市场上被誉为鲍鱼界的“绿巨人”。它就是福州的绿盘鲍。近年来,连江地区积极探索养殖绿盘鲍,取得了显著成果。

鲍鱼养殖病害频发,影响产量和品质

只是,鲍鱼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鲍鱼病害频发,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鲍鱼的产量和品质。

鲍鱼养殖病害频发的原因分析

1. 养殖水域污染加剧

因为海洋产业的发展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养殖水域的污染日益严重,这为鲍鱼病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目前,鲍鱼养殖工艺主要包括工厂化养殖、海底沉箱养殖、潮间带养殖、浅海筏式养殖及底播养殖。只是,在后四种养殖模式下,自然条件的影响明显,且鲍鱼病害的防治难度较大。

3. 饲料质量不佳

饲料是鲍鱼养殖的重要环节,饲料质量直接关系到鲍鱼的生长和健康。只是,一些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低质量的饲料,导致鲍鱼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害。

4. 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

建立完善的病害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防治病害,降低病害对鲍鱼养殖的影响。

案例分析

以福建省连江县官坞海产开发公司为例,该公司与厦门大学合作,成功培育出了绿盘鲍,并注册了“福鲍1号”品牌。通过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的病害防治措施,该公司成功降低了鲍鱼病害的发生率,提高了鲍鱼的产量和品质。

结论
年份 鲍鱼产量 鲍鱼病害发生率
2018 500 10
2019 600 5
2020 700 3
连江官坞海产:绿盘鲍育种之路
鲍鱼养殖病害频发,影响产量和品质

为了破解鲍鱼病害难题,官坞海产在病害防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采用0.5-1ppm的敌百虫浴泡,对桡足类等敌害生物进行捕杀,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通过培育幼体期,运用加热、紫外线照射、超声波处理和杀菌剂等方法对海水进行灭菌; ,采用无病害苗种的生产技术,降低养殖过程中病害的发生概率。

绿色养殖:追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鲍鱼养殖过程中,病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等挑战仍然存在。为此,当地政府、海洋渔业部门、鲍鱼协会等多方共同努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渔民环保意识。在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产品质量、品牌和技术等方面,南日岛鲍鱼养殖业取得了显著成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6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