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中华鲟养殖车轮虫病是常见寄生虫病

在中华鲟养殖业中,车轮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对鲟鱼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将从病因、症状、防治措施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这一疾病。

病因

中华鲟养殖车轮虫病是常见寄生虫病

中华鲟在河水或池塘水作水源的池中养殖时易感染车轮虫病,此病由车轮虫寄生引起。车轮虫属于原生动物门,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广泛分布在淡水中。

症状

车轮虫病的症状包括:病鱼体表无光泽、消瘦、游动迟缓、鳃丝暗红色、粘液较多、镜检可见体表和鳃上有大量车轮虫寄生等。

防治措施

序号 措施 说明
1 鱼池消毒 鱼池在放苗前用生石灰或高锰酸钾彻底消毒。
2 水质管理 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3 全池泼洒福尔马林 全池泼洒福尔马林,每立方米水体用药30g。

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现今仅在我国长江流域尚有分布,其他江河中均已绝迹。因此,对中华鲟养殖车轮虫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车轮虫病的起源与危害 中华鲟,作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养殖过程中,车轮虫病的出现成了养殖户心中的痛。此病由车轮虫寄生引起,主要危害静水池中培育的稚、幼鲟。大量寄生时,虫体聚集在鳃的边缘或鳃丝缝隙里,破坏鳃组织,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甚至导致鱼儿大量死亡。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鱼池放苗前,使用生石灰或高锰酸钾彻底消毒,防止车轮虫的滋生。 2. 保持水质清新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良好,减少车轮虫的生存环境。 3. 全池泼洒消毒剂全池泼洒福尔马林,每立方米水体用药30g,杀灭车轮虫。 4. 合理放养密度避免过度放养,减少车轮虫的传播速度。 案例分析:某养殖场车轮虫病防治成功 某鲟鱼养殖场,由于车轮虫病导致鱼苗死亡率高达30%。经过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鱼苗死亡率降至5%,养殖场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该案例充分证明了车轮虫病防治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未来展望 因为我国鲟鱼养殖业的发展,车轮虫病的防治将成为关键环节。通过不断优化防治措施,提高养殖技术水平,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我国珍贵的鲟鱼资源。
中华鲟养殖车轮虫病是常见寄生虫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6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