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基围虾养殖疾病频发,需加强预防措施

基围虾池是病原体繁衍的天堂,生态平衡的维护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基围虾养殖疾病频发,需加强预防措施
一、强化水质管理,构建健康养殖环境

水质管理是水产养殖中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措施 目的
提升种苗质量 减少疾病传播源头
加强水质管控 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病害监测与预警 及时应对潜在风险
合理饲养管理 增强虾体抵抗力
二、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合理增氧:避免因缺氧导致的气泡病。

底质管理: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防止底质污败。

水质调控:检测水质指标,及时调整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

饲料添加: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虾病康、维生素C等药物,增强虾体免疫功能。

三、案例分析

某养殖户在基围虾养殖过程中,通过实施上述措施,成功降低了疾病发生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养殖户A在2021年3月开始养殖基围虾,采用加强水质管理、合理投喂、定期消毒等措施。经过6个月的养殖,其虾病发生率为5%,较去年同期降低了20%。同时,虾的成活率提高了15%,平均体重增加了10%。

生态养殖,守护微尤虾池

基围虾养殖疾病频发,需加强预防措施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提升种苗质量;

加强水质管控;

开展病害监测并提前预警;

进行合理饲养管理。

增氧处理,预防气泡病

在养殖过程中,合理增氧可以预防气泡病的发生。长时间养殖,水体中的有机质过多,导致耗氧增多,因此在增氧时要注意检测溶氧。

底质改良,水质活络

在养殖的中、后期,每20天使用一次底质改良剂,防止底质污败。同时,每天中午、夜间开启增氧机,确保水质溶氧充足,水体保持活力。

培育好水质,创造良好的水环境条件是基围虾养殖过程中的关键。在项目实施区,我们吸取往年的教训,重点建设蓄水池,并实施以下步骤:

培育好蓄水池的水质,每10天一个循环;

在养殖池继续不放松水质管理,每10天检测一次水质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消毒;

每加一次水,进行一次或二次溴海因或溴氯海因或生石灰消毒,间隔3天后使用生物制剂。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基围虾养殖过程中的疾病,保障养殖生物的健康,促进养虾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养殖经验的积累,相信基围虾养殖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6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