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池塘前期管理要点:了解池塘基础条件
稳定决定存活。前期昼夜温差大,水位越深,温差越小,河蟹应激也越小,吃料也会越好,成活率也会越高。众所周知,河蟹蜕壳时所需溶氧更高,大约是...
序号 | 管理要点 | 具体措施 |
---|---|---|
1 | 解毒 | 降低或消除清塘药物残留、重金属物质的毒性,消毒。 |
2 | 水质调节 | 视池塘水质情况,采取分批投放的方法,一般以每亩300-500斤为宜,过多水质清瘦。影响河蟹脱壳生长。 |
3 | 第一次脱壳 | 蟹苗下塘后的第一次脱壳是整个成蟹养殖中关键的一环,不仅影响蟹苗的成活率和收获时的回捕率,而且对河蟹的体质和养成规格具有较大的影响。 |
4 | 投喂管理 | 蟹苗在苗期积累足够营养,蜕壳时成活率高,所以应重视苗期的投喂,可按蟹苗重量的1.5%-2%进行投喂,阴雨天时可选择不投喂。 |
5 | 防病害 | 河蟹蜕壳后体质相对较弱,极易被细菌感染发病,出现烂鳃、烂肢、腐壳等问题。建议在饲料中添加营养保健品,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力。 |
螃蟹蜕壳要大量吸水“膨胀”,如果水体或土壤中含有毒素,被蟹苗蜕壳吸到体内,重则直接死亡,轻则会影响下一次正常蜕壳。
蟹苗中毒“撑爪” 减小毒素对蟹苗影响的方法:1、发现蟹壳,立即“碧水安”解毒。外河水差的情况下,蜕壳期少打水,打水后及时“碧水安”解毒。年前用含聚酯类药...
水体悬浮物多易造成水体混浊,过多的悬浮物会大量吸附肥料,水产动物极易滋生虫害,严重危害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方法:底改+解毒+调水
早投喂 如何肥水?答:通常在年后放苗时水温较低、光照弱、天气变化无常,肥水特别困难。①选择晴天上午,添加5-10cm新鲜含藻水。②使用解毒护水产品解毒和降解重金属,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③施基肥:使用高效生物有机肥进行肥水,每亩水深1米用1-2kg。④追肥:可使用氨基酸肥水产品,配合EM菌使用...
河蟹蜕壳后体质相对较弱,极易被细菌感染发病,出现烂鳃、烂肢、腐壳等问题。建议在饲料中添加营养保健品,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力。同时使用生态消毒剂,如“优肽”,针对性消灭病原菌,减少发病。
昵称350156542018-12-16 水韭菜5月下旬至6月旬进入快速生长期,7到8月份在水底生长旺盛,这时水位可加至70-100cm左右,在河蟹养殖后期温度较高,而水韭菜对水质的适应性较强,耐高温,伊乐草高温时期活力减弱。因此,在兴化养殖主要在坂田上栽种水韭菜。在高温时期蟹塘的水韭菜如何管理呢? 水韭菜挂脏现象,水韭菜上附着泥泽,青苔,水草活力净水能力减弱。 通过镜检,脏物一般由纤毛虫、矿物盐结晶体、附生藻类、生物菌团、大分子有机质等构成。这些附着物遮挡光照,抑制水草的光合作用,从而引起水草活力差。
创造适合培育河蟹的池塘条件池塘水源要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灌排水方便,土质最好为粘土,池塘面积不宜太小,太小水质不宜控制,最好不能小于3亩,池中要设有滩面,供河蟹在上面栖息觅食,占池塘面积的三分之一,池中还要移植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为河蟹藏...
1、提前解毒可是近两年河蟹养殖情况每况愈下,出售季节回捕率偏低,养殖效益不容乐观。除苗种质量稳定性差之外,养殖前期的不良管理也是造成这种问题的重...
3、严禁杀虫蜕壳期严禁使用杀虫、杀青苔等刺激性大的药物,以免造成河蟹应激死亡,且残留的药物毒素易被河蟹蜕壳吸收,导致中毒。若已使用此类药物,需及时解毒,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重蜕壳渔业水质的分析项目,主要考虑与河蟹养殖关系最密切的若干理化因素。常规的标准分析方法,是目前水质分析的主要方法。2.日常工作:做好每口池塘“塘头档案”,包括放种和收获日志、投饲日志、鱼病防治与水质管理日志、收入和支出情况。坚持专人值班,早晚巡塘检查...
防病害目前市面所售肥水产品种类繁多,选择正确的肥料肥水至关重要。大部分肥水产品使用后易出现各种不良问题,如池塘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水草挂脏,纤毛虫大量滋生;仅改变池塘水色表相,未真正培养藻类等。所以应慎重选择肥水产品,建议使用可溶性有机肥...
养蟹池塘的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清洁,不带病原生物和有毒污染物质,水质物理和化学特性要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澈透明、水草茂盛、微碱性的水域中。养蟹池水最适的pH值为7.5-8.5,池水溶氧需保持在每升5.0毫克以上,透明度40厘米左右为宜...
河蟹科学养殖的早期管理要点,朱大勇影响河蟹养殖能否赢利的关键是低成本,大规格,合理搭配其它品种,增加收入途径,降低养殖成本,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探询新的养殖模式,一、池塘选择与处理1、池塘条件池塘周边有充足水源,水质...
准肥水定期使用“碧水安”解毒、调水,稳定水体环境,减少水变而诱发病害,同时少量多次补菌、补碳,维持池塘藻相、菌相平衡,增加水体稳定性。
蟹苗池塘水深应保持60-80cm左右,由于2-4月份天气不稳定,昼夜温差较大,若池塘水位过浅,池底泥皮、青苔等有害物质易大量滋生。且池塘水体环境不稳定,易发生水浑、水变现象,蟹苗应激大,易在蜕壳期出现顶壳、瞎眼、拉脚等问题,严重影响成活率。
在养殖河蟹的水域中,水草对河蟹的生长、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养蟹池中有一定数量的水草,有利于河蟹觅食、栖息、隐避、蜕壳生长。适宜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河蟹逃避敌害的侵袭。水草还可以净化、改善水质,可以吸收水中氨、氮和无机营养盐类...
管理搞不好,效益就上不来。管理的内容很多,如投铒、水质水位调节、温度控制、防病防逃、防偷防害如何收获等。做到一放就管,一管到底抓住不放,环环紧扣。池塘养蟹要做到 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铒料要新鲜适口,不要过少,也不要过量。过少不够吃,过量污染水体...
河蟹在蜕壳时所需的钙质,一部分是自身体内积累所得,另一部分则需从外界水体中吸收。所以在蜕壳期应外泼有机钙,提高水中钙含量,保障钙质来源,促进硬壳。
1、稳定水体,减少诱发因素2、科学补钙
从河蟹池塘前期管理要点:了解池塘基础条件,确保水质适宜,为河蟹健康生长奠定基础。延伸出来,我们谈谈河蟹池塘管理:水质调控关键。
稳定水质,保障河蟹健康养殖
河蟹养殖,水质调控是关键。
昵称350156542018-12-16,一位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在河蟹养殖初期,深知水质解毒的重要性。他采用分批投放的方法,降低清塘药物残留和重金属物质的毒性。通过这种策略,水质得到了有效改善,为河蟹健康生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学投喂,助力苗期成长蟹苗下塘后,昵称350156542018-12-16注重苗期的投喂。他发现,大部分蟹苗食线饱满,说明此时蟹苗仍在摄食。因此,他按照蟹苗重量的1.5%-2%进行投喂,并在阴雨天选择不投喂。此外,他还建议在饲料中添加“营养快线”,以促进蟹苗消化吸收,增强体质。
蜕壳期管理,确保成活率 水草管理,提升水质与生长环境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