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如何科学养大闸蟹,确保其健康生长
高温时节,如何科学养护大闸蟹,让它们健康生长?
高温时应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的投喂,减少动物性饵料的投喂。小麦、南瓜、菜饼都是河蟹爱吃的植物性饲料。投饵量应根据当天的水温和前一天河蟹的摄食情况作相应的增减,一般为池蟹总体重的10%左右,以投喂后两小时略有剩余为宜。投喂时间应在每天下午4~5时进行,以适应河蟹昼伏夜出的习性。
清新,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搞微流水养蟹。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易发生缺氧现象,并使池中产生大量青苔,影响阳澄湖大闸蟹生长。在夏季应每15—20天,泼洒过磷酸钙、生石灰 ,以调节水体的酸碱度,为大闸蟹补充钙质,促进蟹体蜕壳生长。
夏季蟹池内应放养一些水花生、浮萍、芦苇、茭白之类的水生植物,为河蟹提供阴凉的栖息环境。另外,蟹池中要保持有大量的轮叶黑藻、节节草等幼嫩的水草供应,以便河蟹摄食和躲避敌害。用于遮荫的水草不能将整个池面都覆盖起来,池面应留有1/3左右面积的活动空间。彻底捞除污烂的水草,以免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四、蟹种选择与放养大闸蟹是河蟹的一种,是很多喜爱海鲜的美食。大闸蟹有着丰富的蛋白质,味道也很鲜美。养殖大闸蟹的投资较少,但是效益却很高,所以是很多养殖户都爱养殖。螃蟹幼苗的选择实际上相对是很简单的,通常我们会选择颜色更均匀的,正常的大小和正常的四肢,没有疾病,也没有对活跃的大黄蟹进行饲养的活动性损害,这种螃蟹的存活率会更高,增长速度和繁殖能力也会更强。
五、高温期间的注意事项高温期间的养蟹池必须坚持每天巡塘。通过巡塘,了解河蟹的摄食活动情况、查防逃设施情况及有无病害和敌害的情况。若有河蟹逃走的痕迹,要及时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及时捕捉养蟹池中的青蛙、水老鼠等敌害生物,以排除其对池蟹的侵害。要切实做好防病工作,可以不定期施用杀菌剂等药物防治。出现病蟹、死蟹应立即查清原因,抓紧治疗。
养殖大闸蟹的过程中,要将池水深度保持在70-80厘米左右,为其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气候炎热的夏季,要向池塘中注水,保持水深在110-120厘米之间,而且发现水质浑浊、能见度过低后,要为大闸蟹更换清水,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20%-25%。
七、科学投饵 八、防逃、防害和防病工作养蟹池应经常检查水质,及时捞除剩食和污物,保持池水透明度5cm以上。勤注水、换新水。水源一定要卫生清洁,无污无毒。利用生物制剂调水,改水。
养殖方法 | 适用情况 |
---|---|
池塘养殖 | 水域面积适中,水质良好 |
稻田养殖 | 稻田面积较大,水质适宜 |
网围养殖 | 水域面积较大,水质较差 |
工厂化养殖 | 规模较大,技术先进 |
夏季养大闸蟹,关键在于科学管理水质、合理投饵、保持良好生长环境。通过以上措施,相信您的大闸蟹定能健康成长,迎来丰收季节。
优化饵料,满足河蟹需求此外,要注意根据水温及前一天河蟹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维持水质清新,减少污染风险。
确保池水透明度,勤换新水,是保证水质的关键措施。
蟹苗质量直接影响到成蟹的产量和品质。选择健康、活力充沛的蟹苗,注意四肢完整无损伤,颜色均匀,无病无虫。放养前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每亩放养300只左右,既保证空间充足,又便于管理。
科学放养是提高养殖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水质调节与投喂策略通过以上措施,夏季大闸蟹养殖成功率将大大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