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稻田大闸蟹养殖技术,探讨稻田生态养殖模式下的蟹种培育与养殖管理

塑料薄膜防逃墙:选用农用塑料薄膜,用毛竹或小树桩作桩,每隔1米五根,沿稻田四周铺设,用铁丝固定,木桩支撑,通常用双层塑料薄膜,实践证明,这种防逃墙比较坚固耐用,且造价低廉,维修加固容易。

稻田大闸蟹养殖技术,探讨稻田生态养殖模式下的蟹种培育与养殖管理

要养殖大闸蟹的稻田应选择水源充分,排灌方便,水质清晰没有污染,符合水质标准、交通便利的田块,特别是田埂不能漏水。一般可选择中低产田进行稻田养蟹,增产增效更加明显。

大闸蟹高效无公害养殖

大闸蟹高效无公害养殖,既需要关注到生态效益,也需要关注到经济效益。基于此,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养殖模式,例如,套养技术。一般采取以下套养...

我轰轰烈烈螃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常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因为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水稻养殖技术...

鳙鱼种40~50尾,此外,养蟹池也不能混养鳖,有条件的话,可采取养蟹池混养适量青虾的养殖模式,用生态养殖管理的措施,获得高...

我们在什么时候放养呢?稻田培育成蟹,一般在二四月份,选择一个水温达5度~1度的晴天,把蟹种放到复堆河里面去。稻田培育幼蟹,我们一般在五六月...

栽插前施足基肥,秧栽插前2-3天使用一次高效农药,以防水稻病虫害传播。

稻蟹工程的建设

现在的很多水稻种植户都会顺便在稻田里放上一些养殖,所以在这里小编就来聊聊稻田大闸蟹的养殖技术吧。种植水稻水产大闸蟹一、养蟹稻田的种类选择

插种方式为宽窄行双龙出海,适当增加沟、塘边的栽插密度,保证基本苗50000株左右,晚稻在早稻的宽行中直接免耕插秧。

河蟹稻田生态养殖模式

河蟹稻田生态养殖模式,稻田养殖河蟹、青虾是在稻田里四周及田间开沟养殖河蟹、青虾,达到既种稻又养殖蟹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

利用稻田培育蟹种,能达到稻蟹共生、相互促进的目的,是生态高效种、养结合的较佳模式。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在大纵湖、龙冈等镇推广这一模式,稻田培育蟹种规模达6000hrE,取得了较好的回报。现将该模式介绍如下:1稻田准备1.1稻田选择育蟹种稻田须环境安静,交通便利,能灌能排,保水保肥能力强,土质以粘土或壤土为好。特别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不受任何污染。稻田宜呈长方形东西向,利于增加光照时问,方便管理。

进排水系统建设

一、养蟹稻田的种类选择水稻要选择生长期长,分前力强,丰产性能好,耐肥抗倒,抗病虫,耐淹,叶片直立,株型紧凑的水稻良种。

钙塑板防逃墙

选用抗氧化能力较强的钙塑板,沿养蟹稻田四周埋设,通常钙塑板高60-70cm,埋人士中10-20crn,高出地面50cm,用木桩或竹桩支撑固定,细铁丝扎牢,接头处要紧密,不能留有缝隙,四角作成圆弧形。这种防逃设施防逃性能好,能抗住较大的风灾袭击,是较为常用的一种。

开挖蟹沟

蟹沟通常由环沟、畦沟和暂养池三部分构成。环沟一般在稻田的四周离田埂3米左右开挖,沟宽3m左右,深1m左右,蟹沟的总面积大概占大田面积的15%左右。畦沟主要供河蟹爬进稻田觅食、隐蔽用,视田块的大小在稻田中间开挖3-5条宽50-70cm,深30-40cm的畦沟,畦沟与环构相通,其形状可为“十、井、半”等形。暂养池主要用来暂养蟹种和收获商品蟹的。

与体会

稻田养蟹是以稻养蟹、以蟹养稻的生态渔业养殖模式。优势在于水稻为河蟹提供一个优良、安全的生长栖息环境,稻田中施有机肥可间...

六、水稻的栽插

矮、小,保持的水位低,为了养好河蟹须将田埂加高加固,并压实夯牢,大块的土要粉碎,不能在埂中留有缝隙,造成漏水逃蟹,加高加固的田埂可防止汛期溢水和鱼蟹逃逸。

维普资讯

用管道较好,水管内外都要用网包好,中间更换两次,网眼大小根据河蟹个体大小确定。特别注意的是管道与田埂之间不能有缝隙,应用水泥浇灌、夯实。否则,进排水时如有细微水流,都会引起蟹种的逃逸。

选用普通的红砖沿稻田四周砌墙,底脚压牢,墙高40-50cm,临近稻田一面要用水泥抹平。墙顶要砌“倒檐”。

刚刚说了稻田大闸蟹养殖技术,探讨稻田生态养殖模式下的蟹种培育与养殖管理。,现在继续说稻田大闸蟹生态养殖解决方案。

一、稻田选择与准备
稻田大闸蟹养殖技术,探讨稻田生态养殖模式下的蟹种培育与养殖管理
二、防逃设施搭建 三、蟹沟与暂养池规划

采用生态养殖管理,如混养青虾等,利用有机肥提高稻田肥力,同时为蟹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定期监测水质,确保水质达标。

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为例,推广稻田培育蟹种模式,规模达6000亩,实现稻蟹共生,相互促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6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