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蜂螨是蜜蜂的常见寄生虫,严重威胁蜜蜂健康和蜂蜜产量

蜂螨,这个名字对于养蜂人如同噩梦。它不是普通的敌人,而是潜伏在蜂箱中的隐形杀手,威胁着蜜蜂的健康和蜂蜜产量。

蜂螨是蜜蜂的常见寄生虫,严重威胁蜜蜂健康和蜂蜜产量

蜂螨是蜜蜂最常见的寄生虫,对蜜蜂的危害极大。受大蜂螨危害严重的蜂群在蜂箱前可见到许多蜂体变形的幼蜂,翅不能伸展或残缺,工蜂体型变小,雄蜂的性功能降低,蜂王寿命缩短。

蜂螨是寄生在成年蜜蜂体外和蛹虫上的寄生虫,常见的蜂螨有大蜂螨和小蜂螨两种。大蜂螨在蜂群期失去繁殖场所,全部寄生在蜂体上吸食蜜蜂体液,翌年蜂产卵后爬到子脾上繁殖。小蜂螨则几乎都在封盖子脾里生存繁殖。

原本是中蜂的寄生虫,但是因为时间的推移,中蜂已经形成了对抗螨虫的方法,对于现在的中蜂螨虫已经无法上身,但是对于意蜂来说则是一大敌害,可以说等同于中蜂中的巢虫,所以对于饲养意蜂的朋友能够治好蜂螨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我们在冬季来临之前不将蜂螨完全的杀灭,没有大量健康的适龄蜂来越冬,对于来年的蜜蜂繁殖影响是巨大的。

蜂螨,是蜜蜂的体外寄生螨。在未封盖的幼虫房中产卵,繁殖于封盖幼虫房,寄生于幼虫、蛹及成蜂体,吸取血淋巴,造成蜜蜂寿命缩短,采集力下降,影响蜂产品产量。受害严重的蜂群出现幼虫和蛹大量死亡。

蜂螨又叫狄斯瓦蜂螨,小蜂螨即亮热厉螨是危害西方蜜蜂的主要寄生虫害,一年除冬季外均有发生。蜂群生产能力严重下降,常见子不见蜂,以致整群...

于2021年06月20日上线,由养蜂人邵凡上传。西瓜视频为您提供高清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看丰富、高质量视频就上西瓜视频。温馨提示: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已经无法正常访问西瓜视频网站。为了保障你的观看体验,建议尽快升级浏览器。马上升级 养蜂人邵凡915粉丝·54视频关注登录后可发送弹幕噢~ 0/40 发送 蜂螨,蜜蜂身上的寄生虫,养殖蜜蜂的头号对手,对蜜蜂群危害极大 原创·2788次观看·2021-06-20 01:35发布 收藏分享为公平正义而言 浙江绍兴诱蜂找蜂养蜂 一个靠袜子起家的商人竟然能够获得时任宿...

寄生虫:寄生虫对蜂蜜的危害非常大,而且种类非常多。比如中蜂的巢虫,烂子病菌;意蜂的蜂螨,欧洲幼虫腐臭病菌等。

蜂螨一方面通过直接取食蜜蜂的组织危害蜜蜂健康,使蜜蜂免疫力下降、寿命缩短;另一方面,它会传播多种蜜蜂病毒,如残翅病毒、麻痹病毒等,对蜜蜂健康...

⑵症状。

in,可杀死巢脾上的蜂螨和子脾里的蜂螨。注意卵虫和封盖子脾要分开,严格按上述时间熏蒸可防止蜜蜂幼虫、蛹中毒。

熏蒸剂防治:用升华硫防治大蜂螨。使用时,可将药粉均匀地撒在蜂路和框梁上,也可结合取蜜直接涂在封盖子脾上,不能涂在幼虫房或幼虫脾上。一般每群撒药3~4g,每隔5~7d用药1次,

据报道,在西方蜜蜂中已发现的螨类共有125种。其中58%对蜜蜂有专一寄生性。对蜜蜂危害较严重的主要有:寄生于蜜蜂气管内的武氏蜂盾螨和寄生于蜜蜂体外的雅氏瓦螨和亮热厉螨。目前在我国只发现大蜂螨和小蜂螨。

蜜蜂的天敌一般有;蚂蚁、食虫虻、天蛾等 蚂蚁 常在蜂箱附近爬行,从蜂箱缝隙或巢门进入蜂箱,取食蜂蜜、花粉,袭击蜜蜂,干扰蜜蜂的正常活动。 食虫虻 又名苍蝇狗,身体呈黄色至黑色,夹有白色斑点,体长30毫米。食虫虻广泛分布于田间或旷野,也经常逗留在

一、发生规律

蜂螨的消长与蜂群群势、气温、蜜源及蜂王产卵时间均有较密切的关系,自春季蜂王开始产卵、蜂群内有封盖子脾时就开始繁殖,夏季蜜粉源充足,蜂王产卵力旺盛,蜂群进入繁殖盛期,这时蜂螨的寄生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到了秋季外界气温低,蜜源缺乏,蜂群群势下降,而蜂螨仍继续繁殖,并集中在少量的封盖子脾和蜂体上,则蜂螨的寄生率急剧上升,到秋季或初冬蜂王停止产卵,蜂群内无子脾时蜂螨停止繁殖,以成螨形态在蜂体上越冬,因此一年四季在蜂群中都可见到。

三、预防措施

1、加热处理:把蜜蜂抖落在金属制的网笼中以特殊方法加热,并不断转动网笼,在41℃下维持5分钟可获得良好的杀螨效果,此方法较化学药物杀螨的好处多,但在实际应用上较不方便。

2、特性应用:利用蜂螨喜欢雄蜂房的特性制造特殊的雄蜂巢础诱使蜂王产雄蜂卵,孵化为雄蜂幼虫,待蜂螨向雄蜂房聚集后抽出烧毁,采用这种方法可使蜂螨减少20~30%左右。

3、药物治螨:根据蜂螨寄生于蜂体、繁殖于封盖房的特点,为了取得彻底的防治效果,最好在早春蜂王尚未产卵和晚秋蜂王停止产卵、蜂群内没有封盖于脾的有利时机施杀螨剂等药物。

2、人工隔离法:根据蜂螨在成蜂体上仅能存活1~2天的生物学特性,人为地造成蜂群断子2~3天使蜂螨由于找不到寄主而死亡,采用此法杀螨有效率可在90%以上。

3、挂药熏蒸法:用图钉将熏蒸杀螨药片如螨扑等固定于蜂群内第二个蜂路间,呈对角线悬挂,使用剂量为强势蜂群2片、弱势蜂群1片,通常3周为一疗程。

4、带蜂喷药法:将杀螨1号按每巢脾5毫升左右加300~600毫升水的比例配制成药液,均匀喷洒在带蜂巢脾的蜂体上后盖好蜂箱盖,约30分钟后蜂螨从蜂体脱落,24小时内即可全部死亡。

注:防治蜂螨时应选无污染、无残留的药剂如杀螨1号、螨扑等,不仅杀螨效果好,对人、畜、蜜蜂都安全,而且使用方便、省工省时,另外速杀螨、敌螨1号、杀螨2号等也可以选择。

蜂螨问题:蜜蜂健康的无形杀手

蜂螨是蜜蜂的常见寄生虫,严重威胁蜜蜂健康和蜂蜜产量

案例一:冬季蜂群的健康守卫战

在位于四川眉山的某蜂场,蜂农王大哥面临着蜂螨防治的严峻挑战。每年冬季,是蜂群最为脆弱的时期,王大哥的蜂群也不例外。他观察到部分蜜蜂出现了翅部变形、采集力下降的现象,初步判断是蜂螨在作祟。为了守护蜂群的健康发展,王大哥决定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王大哥对蜂箱进行彻底消毒,避免蜂螨的繁殖。随后,他在蜂群中添加了特殊的蜂螨抑制剂,并定期使用杀螨药物。此外,他还利用蜂螨的习性,将蜂群分为若干小群,利用断子期进行局部治疗,降低了蜂螨的蔓延速度。经过一系列努力,王大哥的蜂群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蜂蜜产量稳步提升。

案例二:蜂螨防治与生态平衡

在江苏徐州,养蜂人李大娘在蜂群管理中深谙蜂螨防治的重要性。她了解到,蜂螨不仅威胁蜜蜂的生存,还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她选择了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生物防治方法。在蜂场上,李大娘利用益虫如蜂虻来捕食蜂螨,同时采用绿色杀螨剂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

李大娘说:“以前我也用过化学药,但发现对蜜蜂的伤害较大,现在选择这种方式,虽然见效慢一些,但蜂群的健康状况得到了长期保障,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实践证明,李大娘的蜂群在蜂螨防治上取得了良好效果,蜂蜜产量稳定,生态效益显著。

在浙江金华,某科研机构与养蜂合作社合作,针对蜂螨防治展开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他们研发了一种新型蜂螨捕捉器,通过模拟蜂螨的生存环境,有效提高了蜂螨的捕杀率。同时,他们还研发了一种智能蜂群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蜂群健康,一旦发现蜂螨问题,立即发出警报,便于蜂农采取针对性措施。

这一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蜂螨防治的效率和效果,为蜂农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据监测数据显示,使用这一技术的蜂群蜂螨感染率下降了30%,蜂蜜产量提高了20%。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技术创新在蜂螨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在河北承德,某蜂农合作社将蜂螨防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生态养殖项目。他们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保护蜜蜂健康,同时积极推广绿色蜂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合作社负责人表示:“蜂螨防治不仅是保障蜂群健康,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希望通过生态养殖,实现蜂农增收、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目标。”目前,这一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合作社成员的蜂产品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欢迎。

蜂螨防治对于保障蜂群健康、提高蜂蜜产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结合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有效降低蜂螨的危害。未来,因为科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蜂螨防治将会更加科学、高效,为我国蜂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