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高密度养殖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作者:种植先锋者•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6
鳜鱼养殖成为了许多水产养殖户关注的焦点。如何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实现单位面积产量的提升,成为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鳜鱼高密度养殖技术,为您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
鱼池条件和放养的面积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0.2公顷左右,水深需在1.5米以上,确保排灌条件良好。流水养殖更有利于保持水质清新。放养密度约为每1000平方米4500尾,放养前要彻底清塘,使用石灰水消毒,以提高成活率。
养殖环境条件 | 具体要求 |
---|---|
面积 | 0.2公顷左右 |
水深 | 1.5米以上 |
排灌条件 | 良好 |
流水条件 | 经常保持 |
1. 饲料投喂:鳜鱼对饵料要求较高,需投喂活饵、无硬棘、适口、供应及时的饵料。
2. 病虫害防治:鳜鱼对药物敏感,需谨慎用药。夏季高温时,一般不使用药物或采用低剂量药品。
3.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注入新水,避免水质过肥。
三、养殖模式创新1. 网箱养殖:网箱一般每平方米放养40尾左右,大小在100平方米左右即可。网箱地段选择向阳、水面宽阔、避风、微流失水域,网目规格根据鳜鱼和饵料鱼大小而定。
2. 套养培育:套养成鱼池和亲鱼池,放养3.5cm左右的鳜鱼,每公顷5000-7000尾。套养鳜鱼可利用成鱼池和亲鱼池中的杂鱼,降低养殖成本。
四、案例分析近年来,江苏姜堰市鳜鱼养殖初具规模。通过实施高密度养殖技术,养殖产量显著提高,效益显著改善。某养殖户采用专池培育鳜鱼,成活率高达90%以上,单位面积产量提升30%。
鳜鱼高密度养殖技术是解决资源短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通过优化养殖环境、创新养殖模式、加强技术管理,可实现鳜鱼养殖的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
栏养主要利用河沟中的野杂鱼资源,溶氧条件好,水质优良。在小型河沟的合适地段进行网截一段水面,放养少量鳜鱼,一般每公顷放养5000尾左右。这种养殖方式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还提高了鳜鱼的经济价值。
技术创新:推动鳜鱼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