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越冬期存活率低,如何提高成为关键问题
在寒冷的冬季,林蛙的越冬期成为了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只是,由于越冬期环境恶劣,林蛙的存活率一直较低,如何提高林蛙越冬期存活率,成为了养殖户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方冬天漫长而寒冷,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北方山区中国林蛙越冬以水域为主。越冬期间,林蛙新陈代谢强度下降,呼吸次数减少,心脏节律减慢,血管与微血管收缩等生理变化,使林蛙耗氧量逐月递减,这有利于林蛙在水中渡过严冬。但影响林蛙安全越冬的不利因素也很多,在长时间冰封情况下,水体内部必须要发生与未封冰前完全不同的变化。
提高林蛙越冬存活率的策略 一是注水补氧抽取附近的水源注入到越冬池中。这样可以为林蛙提供充足的氧气,帮助它们度过寒冷的冬季。
冰眼打在深水处,1亩水面打一个宽1.5米、长3米的冰孔。顺着主风向排开,借风力的作用形成水浪,加速氧向水中溶解,以提高补氧效果。为防止冰眼重新结冰,夜间可用草帘子遮盖起来。
三是优化越冬池环境要做好林蛙越冬前的准备工作。如新修越冬池,利用原有塘坝、水坑越冬的,要将塘坝加大加深,尽量铲除淤泥和杂草,以减少有机耗氧,防止有害气体发生。
蛙、鱼一池越冬时,因蛙、鱼争氧,越冬鱼量应控制在1立方米水体0.2公斤为宜,比正常量减少一半。并要尽量清除野生杂鱼,以减少耗氧因素。
五是精心管理整个越冬期要精心管理,定时观察蛙的越冬情况。因水生动物对缺氧非常敏感,严重缺氧时,在冰眼附近可看到剑水蚤、松藻虫、水斧虫、蚜虫等水生昆虫。因此,打开冰眼时,观察水生昆虫是否上游,可作为推断水中溶氧多少的标志。
案例分析据新编特种养殖技术报道,西丰地处辽北,冬天漫长而寒冷,对林蛙越冬构成严重威胁。只是,通过采取上述策略,西丰粮库的下岗职工孙乃君成功地将林蛙的越冬存活率提高到了90%以上。
策略 | 具体措施 | 效果 |
---|---|---|
注水补氧 | 抽取附近水源注入越冬池 | 提供充足氧气,帮助林蛙度过冬季 |
打冰眼补氧 | 在深水处打冰眼,加速氧向水中溶解 | 提高水中溶氧量,降低缺氧风险 |
优化越冬池环境 | 新修越冬池,铲除淤泥和杂草 | 减少有机耗氧,防止有害气体发生 |
控制越冬鱼量 | 控制越冬鱼量,清除野生杂鱼 | 减少耗氧因素,降低缺氧风险 |
精心管理 | 定时观察蛙的越冬情况 | 及时发现并解决缺氧问题 |
越冬期间,林蛙耗氧量逐月递减,但水体内部的含氧量却因冰冻、渗透和有机物分解而不断下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这种环境变化对林蛙的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特别是在北方山区,由于冬季漫长而寒冷,林蛙主要以水域为主进行越冬,因此,如何确保越冬池中的溶解氧充足,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林蛙养殖将更加注重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通过引入先进的养殖设备和监测系统,可以更好地监控越冬池的水质和溶氧情况,确保林蛙安全越冬。同时,加强病害防治,提高林蛙的抗病能力,也将是未来养殖的重要方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