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屏山县李子大丰收,预计产值超亿元
罗国森介绍,全县目前已发展李子种植面积5万余亩,主要品种为茵红李。根据今年的长势、挂果情况以及收购价格,今年的产量预计将达到2万吨,产值破亿元。仅锦屏镇种植面积就达25000亩,产量1.5万吨,李子销售年收入20万元的种植户上百户,真正做到家家有李、户户因李致富。
地区 | 种植面积 | 预计产量 | 年收入20万元种植户 |
---|---|---|---|
屏山县 | 5万余 | 2 | 上百户 |
锦屏镇 | 25000 | 1.5 | 上百户 |
标志着2020年屏山全县12万亩茵红李销售一空。屏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省种植茵红李面积最大的县。做为全县主导产业之一的茵红李也是广大果农增收脱贫的主要收入来源。全县种植茵红李面积达12万亩,涉及农户2.5万户,其中贫困户就有4500户。全县茵红李两年实现增收4.5亿元。
战疫情拓市场,提前布局谋发展。今年,受疫情影响,茵红李产量达2万吨,每亩产量 3000——4000斤、产值1万余元。仅富荣镇,销售茵红李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农户就达10余户。今年投产的李子90%都实现了订单销售,收购商在李子还未成熟的时候就与农户签订了销售合同,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果农的积极性,也引导果农不片面追求产量,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品质,从而实现增收。
7月7日,记者跟随宜宾屏山县农业和林业局果树站罗国森走进屏山李子主产区之一的锦屏镇。刚到锦屏山下,就看到来自成都、眉山、泸州、昆明等地的货运车辆停在沿途的收购点,有的车子已经装满李子准备发车,有的正在打包装运……记者粗略地数了一下,仅仅山下就有近10个收购点。
屏山县农业和林业局果树站罗国森介绍,全县目前已发展李子种植面积5万余亩,主要品种为茵红李,根据今年的长势、挂果情况以及收购价格,今年的产量预计将达到2万吨,产值破亿元.酸甜适当、清脆爽口、口感俱佳,当地果农介绍,品尝过屏山茵红李的人们都知道,好品质的李子和普通李子相比,口感、外观都要胜过几筹。“以前说起锦屏山上的,好多小伙找对象都难,现在上面的小伙就骄傲了,一般姑娘还看不上呢!”罗国森有点打趣地说。一句玩笑话,却真真实实地道出了以前的荒山,现在的花果山带给当地农户的富足生活,如今的锦屏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小洋楼、小汽车。
7月17日,在宜宾市屏山县锦屏镇漆树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带领该村10余名果农,抢收挂满枝头的茵红李。据统计,屏山茵红李从 2018 年总产值……
记者 与来自成都的龙老板相遇,龙老板热情地招呼记者品尝李子。据龙老板介绍,他自6月23日就在这里定点收购李子,平均每天收购2至3万斤,主要发往深圳、广州、拉萨,也有远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定点收购还将持续20天左右。仅龙老板每年在屏山收购的李子就达400多吨。
已经阐述了宜宾屏山县李子大丰收,预计产值超亿元,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现在进入屏山李子丰收,果农致富新路径。的主题。
政府支持,助力产业发展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屏山县农林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果农解决种苗购置的经费问题;派驻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指导农户如何栽种、病虫害防治,特别是春季的时候,农技人员几乎一周四天都奔波在各个种植基地,为农户作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积极为果农寻找市场。屏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李子品质、口感俱佳,深得消费者喜爱。
展望未来,李子产业再攀高峰因为茵红李产业的不断发展,屏山县正积极推动李子产业链的延伸,从种植、加工、销售到品牌建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未来,屏山县李子产业将迈向更高峰,助力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