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西藏粮食产量中,青稞产量占比高达55%

在西藏广袤的土地上,青稞如同一位古老的守护者,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迁。它不仅是西藏的主要粮食作物,更是农牧区60年发展变化的生动写照。

西藏粮食产量中,青稞产量占比高达55%
青稞:西藏粮食之母

青稞,被誉为“粮食之母”,在西藏粮食作物面积、总产量占比中均达到80%。它具有降低人体胆固醇、控血糖等作用,是高原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年份 西藏青稞种植面积 青海青稞种植面积
2019年 139.19 63.85
2018年 137.62 60.96
2017年 135.04 59.95

西藏作为中国青稞产量最多的地区,2019年产量达到79.29万吨,较2018年增加1.57万吨。青海青稞产量为14.41万吨,较2018年增加4.89万吨。

青稞分布:高原上的绿色希望

西藏自治区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油菜,其大部分分布在藏南农业区。青稞和麦子主要分布在藏南农业区和冬春麦农业区。西藏地处高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占粮食产量的60%左右。

青稞既是西藏第一大粮食作物,凡有作物分布的地方都有青稞种植,最低种植海拔1000多米,最高种植海拔4750米。在全自治区74个县市区中,包括尼玛、革吉等高寒牧区在内共有65个县份种植青稞,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县份有堆龙德庆、曲水、达孜、林周、墨竹工卡、尼木、乃东、扎朗、贡嘎、隆子、朗卡子等。

青稞的种植面积在66.7%至67.8%,总产量为59.7至63.6万吨,占粮食总产的63.8%至64.6%。每公顷平均单产为4652至5100公斤。

青稞发展:从“藏青2000”看科技进步

2013年,西藏推广播种10.6万亩“藏青2000”,平均每亩增产26.5公斤,共增产280.9万公斤,促进农民直接增收1123.6万元。

西藏是全球唯一大规模集中种植青稞的地区,也是青稞驯化和多样化品种的栽培中心。青稞产量占到西藏粮食总产量的55%左右。

青稞是青藏高原一年一熟的高寒农业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局部高海拔高寒地带,在广袤的草原深处,裸大麦是唯一可以正常成熟的作物。

25日,记者从西藏青稞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西藏实施青稞总产提高和单产提升的“双增长”行动方案,确保2020年青稞单产增加25公斤,总产增加5万吨以上,达到80万吨的目标。全区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100万吨。

产量只有种子的4倍至10倍。78岁的仁增曾是农奴,对于过去食不果腹的生活,她说:“那个时候全家经常挨饿,农奴主每天只给一小碗糌粑,年景不好时只有一碗很稀的面疙瘩粥。”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图登克珠表示,70年前,西藏农业生产长期采用原始耕作方式,劳动工具也得不到改进,农牧业生产发展极为缓慢。

谈完西藏粮食产量中,青稞产量占比高达55%,成为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我们再进一步讨论西藏青稞:高原主食,发展潜力巨大。

一粒青稞的新生——西藏农牧区60年的变迁

西藏粮食产量中,青稞产量占比高达55%
青稞种植:从传统到现代化

青稞,这颗高原上的明珠,将继续闪耀在西藏的广袤土地上,为农牧民们带来希望与财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5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