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豆市场供需分析:探讨黄豆产量、消费及价格变动
2001年至2012年,我国大豆消费量持续攀升,而大豆产量却未能跟上步伐,甚至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大豆产量约为1220万吨,同比下降6.5%,创历史新低。与此同时,2013年我国大豆需求量高达7510万吨,同比增长6%。这一供需失衡现象,反映出我国大豆产业正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大豆市场需求主要来自榨油消费、食用、种用及工业消费以及出口需求。其中,榨油消费占据主导地位,约占总需求的80%。只是,我国大豆产量仅能满足国内约30%的需求,其余部分主要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对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持续推进,有望提高国产黄豆产量,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大豆产量逐年增长2014年至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基本呈逐年增长态势。只是,由于国内大豆供需缺口巨大,国产大豆主要仍以满足食用目标为主。据预测,未来我国大豆产量有望增加,从而缓解供需矛盾。
年份 | 大豆产量 | 大豆需求量 |
---|---|---|
2014 | 1200 | 1500 |
2015 | 1300 | 1600 |
2016 | 1400 | 1700 |
2017 | 1500 | 1800 |
2018 | 1600 | 1900 |
2019 | 1700 | 2000 |
我国作为大豆的原产地,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因为世界大豆产业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我国大豆产业也相应转变,呈现出种植高位、作物大宗化、区域特征明显、趋向集中化、购销放开多、完全市场化、加工结构转变、规模扩大化等特点。
吉林:大豆市场购销清淡,下游加工品价格稳中趋弱,供需双方入市意愿均不强,交易活跃度明显下降。2022/23年度我国玉米大豆供需将发生变化。玉米:本月预测,2022/23年度,中国玉米种植面积42524千公顷,较上年度减少800千公顷。
辽宁:大豆产量提高,品质下降,新豆开秤价较低,贸易商收购谨慎,市场成交量小。
据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月报预测,2020/21年度全球大豆产量3.70亿吨,比上年度增长3312万吨,增幅9.8%;全球大豆消费量3.68亿吨,比上年度增长1597万吨,增4.3%。
中国大豆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显示,我国大豆的播种面积有所增长,使得其产量也大幅提升。2022年中国大豆产量达2028万吨,较2021年增长6.2%。
我国虽然也是世界第四大大豆主产国之一,只是我国大豆产量与消费量相比,所占比例不足30%。豆制品的精加工工业悄然兴起,大豆食用及工业用消费量呈现出加快增长趋势。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显著增长,但相对应的产量却裹足不前。
刚刚说了中国黄豆市场供需分析:探讨黄豆产量、消费及价格变动。,现在继续说黄豆市场:消费驱动,价格波动。
消费驱动,需求激增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中国大豆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以2020-2021年度为例,中国大豆市场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与全球大豆贸易情况、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国内大豆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尤其是种植户和加工企业而言,这种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因此,如何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确保产业稳定发展,成为中国大豆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展望,持续发展展望未来,中国大豆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因为国家政策的支持、农业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国大豆产业有望实现持续发展。一方面,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业机械化率、降低种植成本,有助于增加大豆产量,提高自给率;另一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大豆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助于增强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