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小秧中后期管理,关注病虫害防治与营养补充
作者:渔舟牧歌•更新时间:16小时前•阅读3
因为春意渐浓,气温逐渐回升,水稻小秧进入中后期管理阶段。这一时期的管理对于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水稻小秧中后期的管理要点,重点关注病虫害防治与营养补充。
管理要点 | 具体操作 |
---|---|
及时揭除覆盖物 | 避免烧苗现象发生,促进秧苗生长 |
合理水分管理 | 做到干湿交替,利于促根、壮苗、增蘖、提高秧苗素质 |
预防旱秧青、立枯病 | 揭膜后用3%广枯灵75---100ml/亩兑水60千克喷雾2次,5---7天一次 |
预防叶瘟 | 移栽前7---10天用40%硫磺唑100---150克/亩,或75%三环唑20克/亩兑水60千克喷雾 |
杀灭带毒飞虱 | 秧田末期喷雾菊脂类农药 |
李先生在水稻种植的中后期,田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水稻在中后期开花,决定了水稻的产量,但此时又容易发生病虫害,所以一定要做好田间管理。
这类虫害主要出现在水稻刚刚抽穗至齐穗期,虫害进入水稻茎秆内部吸取茎秆的营养,破坏茎秆组织结构,造成水稻稻穗枯萎,出现白穗、空穗的现象,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虫害之一。
合理水分管理,做到干湿交替,利于促根、壮苗、增蘖、提高秧苗素质;在移栽前7---10天用40%硫磺唑100---150克/亩,或75%三环唑20克/亩兑水60千克喷雾预防叶瘟,同时秧田末期喷雾菊脂类农药杀灭带毒飞虱,预防大田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三、具体实践案例以某地区为例,通过实施上述管理措施,该地区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显著提升,稻谷产量同比增长15%,有效保障了当地粮食安全。
水稻小秧中后期管理的关键在于及时揭除覆盖物、合理水分管理、预防病虫害以及补充营养。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提升。
揭膜与水分管理在揭膜环节,要特别注意避免烧苗现象。比如,李先生在揭膜时,严格按照技术指导,逐步揭开覆盖物,有效保护了秧苗。同时,合理的水分管理也是关键。李先生采用干湿交替的方式,既促进了秧苗根系发育,又提高了秧苗素质。
在营养策略上,李先生注重平衡施肥。他根据秧苗的生长情况,适时施用氮、磷、钾等肥料,确保秧苗健康成长。同时,他还注重微量元素的补充,以增强秧苗的抗病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