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玉米育苗移栽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措施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而玉米育苗移栽技术,正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措施。

玉米育苗移栽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措施
玉米育苗移栽的优势
优势 详细说明
适时移栽 解决两季茬口矛盾,避免节令偏紧。
提高苗质 蹲苗过程能提高苗的质量。
保证亩株数 确保苗全苗壮。
定向密植 提高光能利用,提升产量。
节省种子 减少种子的使用量。

密植一般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500-4000株/亩,通过定向移栽,可增加种植密度,每亩株数提高到4000-4500株左右,玉米制种的密度可达5000株,从而提高产量。

玉米苗最佳移栽期一叶一心。超过三叶一心移栽时可用0.1市斤/平方米尿素兑水增施送嫁肥水。按计划株距进行分级、定向、错窝移栽,栽后要覆土盖窝不低于3厘米,防止干旱暴晒肥球,影响根系生长。

该技术适合我国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西南山地玉米区,在当地适宜播种期到来时,因季节性干旱不能及时播种,可采用育苗移栽技术将玉米的发芽、出苗及幼苗期集中在苗床中管理,避开灾害危害,待降雨后及时移栽。若与大田地膜覆盖技术结合,抗旱增产效果更加显著。

米育苗移栽技术的优点一是可适时移栽,解决两季茬口矛盾造成的节令偏紧问题,二可蹲苗,提高苗的质量,三能保证亩株数,达全苗壮苗,四能做到定向密植,提高光和利用,五可节省种子3050,全省玉米育苗移栽方法达13种之多,现介绍两种常用的育苗方法:

大田间管理以肥水为主,根据玉米不同生育期需肥的特点,采用早施苗肥,中攻穗,后补粒的施肥技术,是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的关键措施。

育苗移栽可使玉米利用光热资源,抢季节适期提早播种7~15天,一般露地育苗比露地直播播种期提早7天左右,覆膜保温育苗播种期能提早10~15天,出苗期提早5~10天,增加积温100~150℃,延长光合作用时间100小时左右,提高产量。

用已准备好的2米长的竹片在苗床上搭上拱,再盖上2米宽的农膜,四周用土压严压实,减少水分损失。出针前膜内温度控制在35℃以下;出针后,膜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防止烧苗。若因故不能适时移栽,要及时移动软盘或杯,切断种子根蹲苗。

玉米育苗移栽可以争取25~30天的田间正常生长时间,获得300~~400℃的有效积温,把产量较低的早熟品种更换成生育期较长、增产潜力较大的中晚熟品种。因此形成一个较大的叶面积,尽量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保持叶片较高的光合效率,是提高产量的三个重要因素。

育苗移栽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立起一个能更有效地利用光能的田间群体结构。

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科普知识《西藏科技》2006年玉米育苗移栽技术,是提高玉米单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具有充分利用有效生长季节和光热资源从而提早成熟,趋利避害,缩短前后作物的共生期,合理种植密度,保证苗全...

育苗移栽可以延长生育期而提高产量,延长生育期20天左右,种植户们可以掌握好以上育苗移栽技术。

导读:玉米是禾本科须根系作物,在我国各地均有...

杂交玉米营养坨育苗移栽高产技术摘要,通过对杂交玉米营养坨育苗移栽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出杂交玉米利用营养坨育苗的品种选择、苗床制作、营养土配制、营养坨制作、播种、苗床管理、适时移栽等操作技术,并对杂交玉米营养坨育苗移栽...

因地制宜选择品种1,根据本地气候条件,选择比当地主栽品种生育期长10-15天的品种,或比本地积温多150℃优良品种,2,要选择抗逆性强,幼苗期耐低温且抗病性强的品种,3,要选择高产,质佳的优良玉米品种。

二,正确掌握育苗方法,育好苗,育壮苗1,营养...

用30%~40%的腐熟有机渣料,60%~70%的肥沃细土为基质,移栽每亩大田用不少于150公斤的料土,并加入过磷酸钙1.5公斤,尿素0.15公斤,混合均匀后,加清粪水至手捏成团,触地即散时为宜。

育苗播种前2~3天,选用土质肥沃疏松、靠近本田的旱地作苗床,先深挖整平,做成1.3~1.7米宽的苗床。每平方米施辛硫磷2克,防治地下害虫。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疏松的冲积土、纱溪庙和蓬莱镇发育的紫色土等,可选择软盘育苗移栽技术;土壤粘重的黄壤、红壤和遂宁组发育的紫色土等,采用营养杯育苗技术。将调制好的营养土装至营养杯或软盘的80%后压实在苗床中,每杯或每孔播种1~2粒种子后,撒细土盖种,厚度不低于1厘米。

案例一:密植玉米移栽,产量提升新突破

在我国的西南山地玉米区,如云南、贵州等地,由于地形和气候的限制,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一直难以实现高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地农民开始尝试密植玉米的移栽技术。这种技术通过提高种植密度,每亩可以种植4000-4500株玉米,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在移栽过程中,去除了病弱苗,确保了大田的苗齐、苗壮。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玉米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玉米育苗移栽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措施

在四川的一个玉米种植合作社,为了提高玉米苗的质量,他们采用了营养坨育苗移栽技术。通过选择抗逆性强、幼苗期耐低温且抗病性强的品种,以及正确的育苗方法,他们成功培育出了壮苗。在移栽时,他们还采用了定向密植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光能利用效率。

在大田管理中,根据玉米不同生育期需肥的特点,采用早施苗肥、中攻穗、后补粒的施肥技术,是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的关键。在一个玉米种植户的试验中,他们通过科学施肥,使得玉米籽粒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案例五:因地制宜,推广多种育苗移栽技术

根据土壤类型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育苗移栽技术。在四川的一个地区,他们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质地,分别采用了软盘育苗移栽和营养杯育苗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使得玉米种植更加科学合理。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玉米移栽技术的应用,为我国玉米种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因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推广,玉米产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