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水稻大田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关注水稻生长周期各阶段管理措施

防治方法:纹枯病多发生在近水面叶茎处,药剂防治较困难,以栽培技术措施为主;消灭病原菌,实行秋翻地,把田间杂草烧掉,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控制植株徒长,适当排水晾田。机插水稻双膜育秧及大田管理技术要点。

水稻大田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关注水稻生长周期各阶段管理措施
水稻各生育阶段主要栽培管理技术
生育阶段 主攻目标 措施内容
一育秧阶段 培育适龄壮秧 晒种、选种、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适期适量播种,合理管水,追肥拔草,防治病虫
二育秧阶段 培育适龄壮秧 晒种、选种、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适期适量播种,合理管水,追肥拔草,防治病虫
三育秧阶段 培育适龄壮秧 晒种、选种、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适期适量播种,合理管水,追肥拔草,防治病虫

水稻种植经常受到病虫的危害,近几年因为优质水稻的推广种植及高肥水的管理模式,水稻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僵苗不发对水稻苗期生长影响很大,若处理不当,会导致水稻植株矮小,穗少穗小、粒少粒,从而影响产量,稻谷品质下降。

适时收获。

分蘖期又常分为秧田分蘖期和大田分蘖期,从4叶期到拔秧为秧田分蘖期,从移栽返青后开始分蘖到拔节为大田分蘖期。在生产栽培上的应用:对感温性强的早熟品种,迟播时,温度高,生育期短,产量低,因此,要尽量早播、早插;在北方温度低,有效积温少的年份,抽穗时间延长,成熟晚,产量低;反之,则产量高。

一育秧阶段主攻目标培育适龄壮秧,措施内容晒种选种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适期适量播种,合理管水,追肥拔草,防治病虫,措施要求1晒种播种前将种子摊薄晒2-3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2选种盐水粘泥水或其它溶液进行比。

1、适时移栽:大田移栽期为5月20-6月10日为最佳节令。

2、规范条栽,合理密植:要求规范拉线单行条栽,南北行向,株行距为2×3寸,单行栽插,做到匀植,浅插,保证每亩基本苗在8-10万苗以内。

3、科学施足底肥:结合整地,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作全层深施,尿素15公斤加30%三元复合肥20公斤作中层肥施。移栽苗活棵后大约6-10天结合除草亩施尿素3-5公斤作追施分蘖肥。

4、适时化学除草:合理选用除草剂,结合追施分蘖肥,可选用60%丁草胺75毫升加草克星可湿性粉剂10克,拌细土20公斤撒施或用50%拜田净可湿性粉剂拌土撒施,对防除稻田稗草和千金子有较好的效果。施药前1天排干稻田水,施药后1-2天复水,保持浅水层5-7天。

5、加强三病防治:重点抓好恶苗病、稻曲病和白叶枯病的防治工作。具体方法是:在整个生长管理中,发现恶苗病株应及时拔除,作烧毁处理:稻曲病每次每亩用井冈霉素3包兑水30公斤,分别在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施一次防治:白叶枯病在大田发病初期和齐穗期用25%叶枯宁或龙克菌兑水喷雾防治。

前面谈到了水稻大田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关注水稻生长周期各阶段管理措施。,后面将重点放在水稻栽培管理:周期策略与未来趋势上。

精准水稻种植:周期策略与实际操作

水稻大田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关注水稻生长周期各阶段管理措施

1. 播种与育秧

适时移栽,规范条栽,合理密植。在生长管理中,科学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加强水分管理,保持田间适宜的生态环境。

3. 病虫害防治

针对水稻纹枯病、恶苗病、稻曲病等常见病虫害,采取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例如,在浙江某地区,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有效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

因为科技的发展,水稻种植将朝着智能化、精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2. 精准化

根据土壤、气候、品种等因素,制定精准的水稻种植方案。例如,在湖南某地区,通过土壤检测,为水稻种植提供科学施肥依据。

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例如,在四川某地区,推广水稻有机种植,提高了水稻品质,满足了市场需求。

精准水稻种植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不断优化种植周期策略,加强科技创新,我国水稻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5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