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猪北养背景下,东北地区如何实现生猪养殖产业转型升级
东北地区如何实现生猪养殖产业转型升级" src="/upload04/382e9fbef5e318e4"/>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北迁的大企业势头很猛,吸收了不少本地的养殖户和养殖基地。”辽宁阜新原种猪场场长邹德华感慨,由于不少本地养殖户选择与大企业合作,再加上市场行情的影响,原种猪场这批种猪的订单量比以往少了近20%。
“相较于南方,这里的土地资源更为丰富,养殖场布局选址都更容易一些。”刘毅道出了猪企愿意在此落地的另一个原因。
大型猪企的落地带动了辽宁生猪产业向规模化转变。据了解,在南方大型猪企进入辽宁之前,当地大多是中小规模的猪企,存栏量超过万头的不过百余家。而现在,因为大型猪企的进入,一家猪场能养1万头母猪,一年就能产20万头仔猪。
因为禁养区生猪养殖场关闭或搬迁最后期限的临近,南猪北养趋势日益明显。现在整个生猪产业在向东北转移,从生猪企业在辽宁的落地情况看,‘公司+育肥猪场’这种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辽宁的生猪主要市场在北京、天津等地,据我们调查,在北京新发地市场,60%以上的猪肉来自辽宁。”刘怀野介绍,从沈阳、锦州、朝阳这些地方到北京只需几个小时,相对于东北其他地区,辽宁离销区更近,运输成本也更划算。
他们展示和推介的东北生猪养殖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表明,东北地区养猪产业的良好形象和发展业绩,正是在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中实现的。600多人参加了论坛,表明东北养猪业热点正在由南猪北移转向高技北上。
“2014年猪价达到低谷,最低价达到4.8元/斤,那时候真是喂一头赔一头。”孙立会说,“后来,我们听说温氏那边有保护价,还负责提供猪苗、饲料、技术等,考察了几家猪场之后就决定和他们合作。”
辽宁生猪产业链经营主体众多,但屠宰厂与养殖户多为间接的买卖关系。据预测,到2020年,温氏、扬翔、正邦、大北农等大型养猪企业,在辽宁省共新增出栏育肥猪能力将达2000万头以上。
不过,在大企业落地之前,市场的指挥棒就已经开始推着辽宁的一些养殖户寻找新出路了。
在高纬度地区,冬季猪舍的取暖也是必须要考量的因素。刘怀野告诉记者,此前,一家引进猪企的东北大区负责人给他算过一笔账:受取暖费和运输费的影响,在辽宁养一头猪的毛斤单位成本比在黑龙江养能省0.5~0.7元/斤,以标准的230斤的出栏重量来算,一头猪至少能节省115元的成本。
地区 | 养殖规模 | 年产量 |
---|---|---|
辽宁 | 中小规模猪企 | 不足万头 |
辽宁 | 大型猪企 | 超过万头 |
北京 | 猪肉来源 | 60%以上来自辽宁 |
“现在养几十头、一二百头的小规模养殖户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逐渐呈现出退出的趋势。”刘怀野说。
提供资金支持只是这个大平台诸多功能中的一隅。“国家生猪市场实现了生猪活体‘线上交易+线下交割’,有效解决了生猪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中间环节过多、融资难等难题。”阜新市畜牧兽医局总畜牧师席东介绍。
支持养殖大户、家庭养殖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才是生猪产业转型发展的题中之义。
“不少企业都在转型,一些饲料厂借助自身优势向下游延伸,发展生猪养殖。”刘怀野说,在引进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的同时,辽宁还将积极推动屠宰加工业向主产区转移,鼓励发展畜产品深加工,让大型屠宰企业成为辽宁现代畜牧产业转型的主力军。
阜新双汇肉类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安晓兵告诉记者,该公司收购的大部分是当地养殖户自养的生猪,也有部分是通过与大型猪企签订订单进行生产。安晓兵透露,他们也在考虑未来是否会向养殖业进行延伸。
“公司+育肥猪场”已成为落地辽宁的猪企与本地养殖户颇为青睐的一种模式。“我们有自建的母猪场,生产出的仔猪由养殖户代养。”刘毅说,企业对合作养殖户也会有一些考量,猪舍图纸由企业提供,养殖硬件要符合标准。
“我们现在是靠质量信誉在支撑,虽然流失了一部分客户,但是总体来说还算稳定。”邹德华说,虽然种猪价格相对平稳,但单靠生产种猪,企业很难生存下去,所以未来一方面会寻求与大企业的合作,另一方面也有向上游或下游延伸产业链的可能。
只是,在现实中,资金往往制约着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的发展。为此,辽宁省畜牧兽医局、辽宁省农担保公司、中国邮储银行辽宁省分行于5月16日签署了“牧担贷”贷款业务三方合作协议,通过政府补贴、银行融资、担保公司担保方式,共同支持辽宁省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南猪北养背景下,东北地区如何实现生猪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分析完毕,现在看东北生猪养殖:创新模式探路转型。
在东北广袤的土地上,生猪养殖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因为大型养殖企业的纷纷入驻,一场创新模式的探索之旅正在这片黑土地上悄然展开。
挑战与机遇并存这种规模化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养殖成本。据刘怀野介绍,在这种模式下,周转金由公司垫付,养殖户只需要出建猪舍的钱,一般两三年就能回本。
产业链延伸与转型 技术创新与资金支持此外,国家生猪市场—辽宁市场的开市运营,也为养殖户提供了新的希望。通过这个大平台,养殖户在接受评估后同样能获得一定的贷款支持。
未来展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