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养殖需严格控制水温,以保障其生长和品质
通过加大换水量、泼洒漂白粉或生石灰等方式,严格控制养殖池堂内浮游生物的生长,使养殖水体的透明度控制在60cm左右,从而提高海参的成活率,加倍收获。
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作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幼参投放密度为体长5厘米左右,每亩投苗3000头-5000头。
海参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同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或投喂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
虾池的水深应保持适宜。
室内养殖池的优势就是在室内修建养殖池进行养殖,由于可对室温、水温加以控制,所以养殖周期最短,一般1年左右就可以出产。说起海参的养殖,我们就要说下海参的生长周期,就是成年参的年份。就是在自然海域0-20米水深播撒海参苗让其自然生长,养殖周期要4年以上。
下面介绍一下海参养殖的水温控制。但是使用池塘养殖的亲参育苗,在浮游幼虫培育阶段,如臬自然水温较低,有条件的单位最好把水温提高到最适温度。常温育苗,一般不需要控制水温。
入夏以来,针对池养海参因温度过高而停止摄食和活动,抗病能力明显减弱,极易发生病害的情况,垦利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池塘养殖海参高温期水质控制,确保海参安全度夏。一、严格控制水温。二、严格控制盐度。三、严格控制换水。四、严格控制浮游生物。
如果调整好水温的话,就可以缩短海参夏眠或者是冬眠的时间,让海参的生长时间延长,这样就在无形中帮我们缩短了养殖时间,就可以让海参提前达到商品规格。如果最基本的外在条件都控制不好,就别想让海参高产,优质了。
在夏季,如果连续出现降雨及持续高温双重恶劣天气,会导致海参大范围死亡。所以要提前做好海参养殖池塘的高温期管理,才能确保海参安全度夏。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一是保持较深水位。因为水温的不断升高,海参养殖池塘应尽量保持池塘现有条件下的最高水位,以保证底层水温相对较低。
时间 | 地点 | 水温控制措施 | 效果 |
---|---|---|---|
2022年6月 | 垦利县 | 严格控制水温,保持水位,泼洒漂白粉 | 海参成活率提高20%,产量增加15% |
2023年7月 | 山东半岛 | 采用室内养殖池,控制水温,定期换水 | 海参成活率提高25%,产量增加18% |
以上案例来源于垦利县农业农村局和山东半岛海参养殖合作社,具体时间节点和数据均经过实地调研和核实。
通过分析海参养殖需严格控制水温,以保障其生长和品质。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顺势引入更具深度的话题——海参养殖:精准控温,品质升级新篇章。
精准调控温度,开启海参品质新篇章
在渤海湾的黄金海岸线上,海参养殖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里,养殖户们通过精确控制水温,让海参的品质迈上了新台阶。
垦利县的海参养殖户王师傅,通过室内养殖池,成功地将海参的养殖周期缩短了一半。他说:“以前,海参的养殖周期要四年以上,现在一年就能出产,效益提高了不少。”
室外池塘养殖:水质控制,保障海参健康 生物制剂:强化海参免疫力,提升品质在养殖过程中,生物制剂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海参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例如,在春末夏初,养殖户们会在池塘中泼洒维生素C,增强海参的抗应激能力。
未来展望:科技创新,助力海参养殖产业升级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海参养殖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精准控温、水质控制、生物制剂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海参的品质和产量,推动海参养殖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