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鳡鱼人工繁殖,填补了世界空白
作者:茶乡雅士•更新时间:8小时前•阅读3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鳡鱼人工繁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鳡鱼的人工繁殖,填补了世界空白。这一成果不仅为我国淡水鱼类养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世界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2002年冬,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从长江引进了数条体重在2.5-8公斤的鳡鱼,经过两年多的强化培育,鳡鱼的性腺发育成熟。近日,通过注射催产激素、流水刺激等一系列措施,技术人员成功地对鳡鱼进行人工催产试验,催产率达到100%,受精率为83.3%。历时三年,我国科研团队终于成功繁育出了鳡鱼鱼苗。
据悉,这次人工繁殖的鳡鱼鱼苗已全部下塘饲养,预计到年底,鱼苗可长到3斤左右。这些鳡鱼预计在明年就可以上市,为我国淡水鱼养殖业带来新的机遇。
由于水利工程、水域环境恶化等原因,鳡鱼的天然资源急剧下降。鳡鱼以吞噬其他鱼类为食,因此成为清除对象,人工也不养殖,所以产量逐年减少,北方已不多见,浙江也已经见不到这种鱼了。而这次鳡鱼人工繁殖的成功,有望让鳡鱼重回浙江人餐桌。
鳡鱼梭形,体色微黄,腹部银白,背鳍、尾鳍青灰色,游泳力极强,是大型凶猛鱼类。鳡鱼生长快,个体大,肉质细腻,味道鲜美,一向被列入上等食用鱼类,特别是“鳡鱼干”,为很多人喜爱。鳡鱼分布很广,曾在全国江河、湖泊、大型水库等大水面水域分布。
未来展望 数据对比指标 | 人工繁殖前 | 人工繁殖后 |
---|---|---|
鳡鱼产量 | 逐年下降 | 稳步提升 |
鳡鱼质量 | 逐渐下降 | 稳定提高 |
养殖成本 | 居高不下 | 逐步降低 |
在渔业发展的征途上,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无疑为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湖北某淡水水产研究所近日传来喜讯,他们成功繁育出鳡鱼鱼苗,这是国内首次实现鳡鱼人工繁殖,预示着鳡鱼有望重回浙江人餐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