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太伏桂圆产销两旺,当地特色农产品市场繁荣
太伏镇坚持以 政府搭台、果农唱戏 为工作重点,努力实现产销两旺的局面。泸州市泸县太伏镇成片种植桂圆近4万亩,有实生百年老树5000余株,种植品种丰富。
央视网消息:初秋时节,正是四川泸州桂圆陆续上市的时候。今年,泸州桂圆迎来大丰收,总产量预计10万吨左右。
龙眼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泸县是全国龙眼分布最北缘、最晚熟地区,近几年来,本着充分发挥种植业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思路,按照 集中成片、规模发展 的工作原则,泸县龙眼在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得到显著成效。年份 | 龙眼产量 | 销售额 |
---|---|---|
2018 | 7.5 | 15000 |
2019 | 8.2 | 18000 |
2020 | 9.0 | 20000 |
2021 | 9.5 | 22000 |
据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今年的桂圆产量普遍较高,根据桂圆的大小及味道,价格也是在三至五元之间。正因为如此,每年桂圆成熟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慕...
泸县龙眼,泸县一中,知识普及,了解龙眼,一,认识龙眼龙眼异名桂圆,益智,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果实,原产于我国,是我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四大名果之一,是我国南亚热带名贵特产,历史上南方,桂圆,北,人参,之称,知识普及,了解龙眼,二,传说,略,壮
泸县供销社梁发伦李诗兵泸县龙眼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晚熟龙眼之乡,种植面积达16万亩,主要分布在海潮、潮河、太伏、云龙、牛滩、兆雅集等镇,已建成四川省龙眼种植第一县,龙眼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泸州市泸县太伏镇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人居环境为重心,以产业兴旺为中心,齐心协力弹好乡村振兴“三部曲”,奏响...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泸县特色农产品的保鲜运输问题,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助推农民增收。同时,引进泸县当地缺乏的果蔬产品,对促进县...
泸县承担了2009年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龙眼产业是其主导产业之一,而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力量雄厚,拥有各类技术人员150余人。泸县还与华南热作所、华中农大、西南农大、四川农大、省果树所、华南农大、广东省果树所等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每年的八月,都是泸州桂圆上市的时节,龙马潭区作为泸州桂圆的重要产区,今年迎来了大丰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和购买。在龙马潭区特兴街道桐兴村,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和包装自家的桂圆,尽管天气炎热,但却要趁着这样的晴天,抓紧时间采摘和售卖自家的桂圆。
泸县是龙眼种植大县,现有龙眼种植16万亩。目前,正值龙眼成熟上市时节。周世银是泸县潮河镇王庄村的龙眼种植大户,种有1630多株龙眼树,往年每到丰收季节,龙眼鲜果销售问题就困扰着周世银。今年,周世银将通过龙城现代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进行错时销售。
“要致富先修路,只有路通了,才能把我们的优质桂圆运出去。”太伏镇农技站张世全说,目前该镇主要桂圆产区均修建了便民公路,极大改善了道路基础设施,果农们很是满意。
早在今年1月,太伏镇依托玉溪村涪溪口临港新村、永利村沙田坝旧村落改造等,重点加大了玉溪村、永利村、渔湾村等桂圆生产主产区政策支持力度,新建水泥路10余公里,铺设生产便道10公里,为桂圆销售解决道路运输问题。
“现在路通了,桂圆销售更远咯!”泸县太伏沙田坝专业合作社章兴华介绍,“由于土壤适宜,又靠长江,桂圆肉质厚、口感好、水份多、肉质软嫩,前来订购的人络绎不绝,经常有各地的商贩和老板开车来订购,现在桂圆已远销成都、重庆等城市。”
与此同时,太伏镇借助论坛、QQ群、微信等媒介大力开展对外宣传,在省道泸永路至进港路路口设立指示牌,在沙田坝等村专门设立展销市场,为果农、消费者和商贩搭建交易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扩大销售面。
此外,太伏镇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为村民致富探索出一条农旅结合发展的新路子,将游客“引进来”,进一步拓展太伏桂圆销售渠道。
泸县太伏桂圆产销两旺,当地特色农产品市场繁荣。的内容告一段落,接下来是泸县桂圆畅销,助力乡村振兴。
太伏镇,泸县的一颗璀璨明珠,正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物产,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这里,桂圆成为了致富的“金果”,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产业升级,打造特色品牌 泸县是全国龙眼分布最北缘、最晚熟地区,近年来,泸县以发展优势产业为结构调整思路,按照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的原则,龙眼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泸县龙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规模逐渐扩大,海潮香桂圆、后湾龙眼等品牌干果和元肉产品档次不断提高,产品加工的附加值也随之提升。
未来展望,共筑乡村振兴梦 泸县太伏镇桂圆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太伏镇将继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提升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