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发酵工艺: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肥料的过程
有机肥料俗称农家肥,包括以各种动物、植物残体或代谢物组成,如人畜粪便、秸秆、动物残体、屠宰场废弃物等。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有害物质。
堆肥实际就是废弃物稳定化的一种形式,但它需要特殊的湿度、通气条件和微生物以产生适宜的温度。一般认为这个温度要高于45℃,保持这种高温可以使病原菌失活,并杀死杂草种子。在合理堆肥后残留的有机物分解率较低、相对稳定并易于被植物吸收。堆肥后臭味可以大大降低。
堆肥发酵工艺类型 | 特点 | 适用范围 |
---|---|---|
连续式堆肥 | 发酵时间短,动态二次发酵 | 高有机质含量的物料 |
好氧堆肥 | 需供氧,分解速度快 | 含有机物的废弃物 |
厌氧堆肥 | 不需供氧,分解速度慢 | 含有机物的废弃物 |
连续式堆肥是一种发酵时间更短的动态二次发酵工艺,它是采取连续进料和连续出料的方式,原料在一个专设的发酵装置内进行一次发酵过程。对于高有机质含量的物料,在采用强制通风的同时,用翻堆机械将物料间歇性地翻堆,以防止堆肥物料结块,使其混合均匀,有利于通风,从而加快发酵过程,缩短发酵周期。
有机肥料的生产一般都必须经过堆肥发酵过程。堆肥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不断被降解和稳定,并产出一种适宜于土地利用的产品的过程。堆肥这种古老而简便的处理有机废弃物和制造肥料的方法,因为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改进,其应用很受各个国家的重视,因为它有很好的生态意义,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我国国内大多数有机肥料产品只堆肥发酵15-20天,这样的产品只能达到无害化标准。而优质的有机肥料堆肥发酵过程一般需要45-60天的时间。这是因为堆肥前期的升温阶段以及高温阶段会杀死植物致病病原菌、虫卵、杂草籽等有害微生物,但此过程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新陈代谢、繁殖。
有机肥料发酵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堆肥过程中的有机质转化,即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二是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化转化,它是一种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并使之实现资源化的重要技术。
在堆肥发酵过程中,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由群落结构演替非常迅速的多个微生物群体共同作用而实现的动态过程。厌氧发酵:厌氧堆肥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发酵的堆肥方法,厌氧发酵自身能耗少,不需要外部供氧,但微生物生长繁殖慢,对有机物的分解速度慢,处理周期长达80-100d,需要较大的反应场地,如果控制不好会产生大量臭气。
堆肥发酵工艺是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肥料的重要途径,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和设备选型,可以有效提高堆肥发酵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肥料,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有机肥料堆肥技术:一场绿色环保的变革
例如,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餐厨垃圾进行二步法堆肥发酵,并优化施肥技术,成功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既有效处置了废弃物,又增加了肥料资源。
堆肥发酵:生态农业的助力者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