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林蛙常见病害:蛙类疾病

红腿病此病是蝌蚪、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又称败血症,其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及乙酸钙不动杆菌的不产酸菌株等革兰氏阴性菌。

林蛙常见病害:蛙类疾病

当自然环境中的中国林蛙转入人工饲养时,一定要对影响林蛙生长发育的各种条件的转变进行周密地考虑,并以此来拟定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林蛙常见病害及防治
疾病名称 症状 防治方法
黄皮病 皮肤苍白,食欲不振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优质饲料
烂皮病 皮肤出现溃疡和脱落 注意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红腿病 后肢红肿,有出血点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肤霉病 皮肤出现白色菌丝 用10%紫药水涂抹
气泡病 肠道内充满气体,身体膨胀 勤注入新水,防止水中不生植物过多
车轮虫病 食欲减退,呼吸困难 降低养殖密度,扩大蝌蚪活动空间
肠炎 食欲不振,反应迟钝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不投喂发霉、变质的饵料

由于林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及人们对其医用价值和保健效果认识的提高,使林蛙养殖户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林蛙养殖场约有3万个。

并且养殖技术较高,因此饲养林蛙一定要在平常的养殖管理方法技术上狠下功夫。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键,便是要搞好疾病防控。

从林蛙常见病害:蛙类疾病,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过渡到林蛙病害防治策略研究,我们继续前进。

在林蛙养殖过程中,病害的防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以红腿病为例,这是一种常见且危害极大的疾病,不仅影响林蛙的生长发育,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精准的管理措施。

案例分析:红腿病的防控策略

在黑龙江省铁力市的一个林蛙养殖基地,曾爆发过一次严重的红腿病。该基地共有林蛙约10万只,由于管理不善,红腿病在短短一个月内导致近5万只林蛙死亡。

林蛙常见病害:蛙类疾病

定期更换水源,确保水质清洁。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对病蛙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情扩散。

使用氯霉素进行全池消毒,水体浓度达到10X10-6,连续消毒三天。

在饵料中添加磺胺嘧啶,每千克饵料加1-2克,连续投喂三天。

通过上述措施,该基地的红腿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林蛙的成活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使用10%紫药水涂抹病蝌蚪体表。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及时清除病蝌蚪,防止病情扩散。

勤观察蝌蚪池水质,勤注入新水,防止水中不生植物过多。

发病个体立即分离,置清水中1-2天,不投喂食料,以使体内气体逐渐分压平衡。

向池内加食盐进行治疗,一般每立方米水加食盐15克即可。

林蛙病害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养殖户们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只有做到精准管理,才能确保林蛙的健康成长,为养殖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4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