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中国林蛙雌性诱变技术:利用化学物质诱导雌蛙性别转变

在林蛙养殖业中,雌蛙是主要养殖对象,因为雌蛙的输卵管是哈士蟆油的主要来源。只是,在自然条件下,雌蛙的产生率较低,且雌雄难以区分。为了提高雌蛙的比例,研究者们开展了中国林蛙雌性诱变技术的研究。

中国林蛙雌性诱变技术:利用化学物质诱导雌蛙性别转变
性别调控机制

在两栖类中,每个胚胎同时具备发育成雌性和雄性的潜能。性别可以由改变个体发育的条件加以控制。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改变林蛙的个体发育环境,可以使大部分个体向雌性方向发育。

实验研究

从1993年开始,研究者们经过三年的实验研究,基本掌握了温控和药剂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将养殖二年的中国林蛙的雌性率提高到78-89%。近年来,通过实践和改进,选定了价格低、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诱变效果好的剂型,目前已由制药厂生产,不久将投入市场。

技术概述

林蛙养殖业的主要产品是哈士蟆油。由于哈士蟆油为雌蛙输卵管的干燥物,所以雌蛙是养殖的对象和目的。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林蛙雌雄比例失调,在商品蛙中雌蛙率仅占30-40%。通过雌性诱变技术,将雌蛙率提高到80%左右,平均增长35%,蛙油的产量由原来养殖1000只蛙产1公斤油,变为养殖650只蛙就可产1公斤油,节省大量饲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40%以上。

实验证明,低温有使林蛙胚胎向雌性方向发育作用。在生产中,通过调控水温改变林蛙早期胚的发育条件。主要措施是采取向蛙池灌注凉水,最好是深井水,pH值为5.5-6.5,在池边搭凉棚遮阴,在网棚繁殖场要用90%的遮阳网,将水温控制在12-18℃。水温长时间超过20℃,诱变效果不好,特别是蝌蚪孵化前期,水温不能超过12℃,但防止水温过低,影响蝌蚪孵化进程。

药剂诱导

药剂处理时间要在胚胎发育的尾芽期开始,蝌蚪发育的外部形态为弯月形,所用物是雌性诱变剂。使用方便,溶于水中,无毒副作用,价格低效果好,每一万只蝌蚪费用不超过20元钱。投药期间保持池水和饲料中有一定的浓度,同时结合调控温度,二者缺一不可,使大部分蝌蚪向雌性方向定性发育,雌性诱变效果很好。

结论

中国林蛙雌化技术,采用物理、化学、生化技术等措施达到雌性诱变的目的。其中,使用雌性激素能使雌雄比例达到7:3-9:1,比对照提高258% - 38.4%。盐离子诱导使雌蛙比例达到9:1,适宜的低温亦可使雌蛙的数量有所增加。

技术 雌雄比例 提高比例
雌性激素 7:3-9:1 258% - 38.4%
盐离子诱导 9:1 -
适宜低温 - -

关于中国林蛙雌性诱变技术:利用化学物质诱导雌蛙性别转变,研究性别调控机制。的内容已经结束,现在转向雌蛙性别调控应用研究。

一、

中国林蛙雌性诱变技术:利用化学物质诱导雌蛙性别转变

该技术主要利用化学、物理和激素等因子,在林蛙胚胎发育的适当时期,通过调控温度、药剂处理等方法,使大部分个体向雌性方向发育。具体实施过程中,科研团队 对林蛙胚胎发育的温度进行了严格控制,确保其处于适宜的范围内。同时,结合药剂处理,通过精确控制药剂浓度和时间,实现了对性别分化的有效调控。

三、案例分析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提高雌蛙产出率,降低养殖成本;二是节约饲料,提高经济效益;三是技术成熟,操作简便。因为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预计未来林蛙养殖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雌蛙性别调控技术的成功研发,为我国林蛙养殖业带来了福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技术将在更多地区得到应用,为林蛙养殖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