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野猪养殖技术实用,需关注品种选择、饲料搭配、疫病防治等关键环节

从“猪-牧草”的食物链构成看,种草养猪可行。根据猪的营养需要和对牧草的利用能力,在不影响猪正常生长的情况下,育肥猪每天可以搭配饲料喂牧草鲜重5~8千克,母猪可饲喂10~12千克。一般牧草鲜草亩产约在1万~1.5万千克,种植1亩牧草所收获的鲜草可以满足20头育肥猪或10头母猪的搭配饲喂量。从收益上看,种草养猪可行。在目前的生产和技术条件下,养育肥猪的饲料报酬一般是3:1,饲养一头100千克的育肥猪,约需消耗300千克精料,按现行饲料价计算,成本约为780元,饲喂牧草代替部分精料后,可节约精饲料20~30千克,降低饲料成本50~80元。如用牧草饲喂母猪,则使用比例更高,也可以省下更多的精饲料,降低生产成本的幅度更大。在精饲料原料供应紧张或精饲料不足的地方,种草养猪是一个较好的方法。除利用耕地种草养猪外,养殖户还可以充分利用田间地头、撂荒地等闲置的土地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生猪养殖。

野猪养殖技术实用,需关注品种选择、饲料搭配、疫病防治等关键环节

猪是杂食动物,具有较强的采食和利用牧草的能力,尤其是我国地方优良猪种对牧草的利用能力相当突出。牧草中的营养成分能被猪充分消化吸收,营养价值较高。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猪常年饲喂青绿饲料,可以收到“以青补精,降本增效”的作用。用优质牧草饲喂母猪,可以满足营养需要,提高产仔数,饲喂育肥猪能改善肉质。

种草养猪的可行性

生态优势:种草养猪,既能缓解粪污处理难题,又能为养猪提供优质的青绿饲料。

野猪的养殖现在也成为了养猪业发展当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并且因为养殖效益显着而富了一批人,但同时也有人觉得野猪养殖的成本较大,利润较小,其实在野猪养殖中我们也可以适当变通,比如说种植牧草来养殖猪野,就可以提高野猪的品质,降低饲料成本,现大家介绍这种牧草养野猪的新技术:

营养优势

种植的牧草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种类多样且含量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利于畜禽吸收利用。

自己种植牧草来养殖野猪,有效降低养殖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猪的瘦肉率等好处,大大提升了野猪的养殖效益,使野猪养殖变得“亲民化”起来,从而为我们带来财富。

高产牧草一年每亩鲜草产量可达1万~1.5万千克,按14%折干算,年产干物质量可达1400~2000千克,产量高于农作物。

牧草名称 营养成分 利用方式
欧洲菊苣 粗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 鲜草直接饲喂
串叶松香草 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 制成草粉添加到精饲料中
苦荬菜 粗纤维含量较低,易消化 打浆或切断制作青贮饲料
牧草的利用方式

夏秋季节,种草养猪以鲜草直接饲喂为主要的牧草利用方式。冬春季节,以优质草粉或打浆青贮的牧草作为混合饲料成分喂饲。

牧草鲜饲方式:牧草种植时间选在春夏季节,种植籽粒苋、聚合草、菊苣等多汁牧草,鲜草添加量占日粮的15%~30%,每10头猪配套1亩牧草。

牧草打浆或切断制作青贮饲料与精饲料搭配饲喂的利用方式:只要牧草当季直接利用还有剩余,就可以打浆或切断制作青贮饲料,在其它缺少青绿饲料的季节与精饲料搭配饲喂,具体的日粮添加数量可以根据猪的品种、生长阶段和生理状况来确定。

降温防暑优势:夏季饲喂牧草可减轻猪对酷暑的应激。在猪场空地种植牧草,可降低高温对猪生长发育的影响,降低使用电扇等降温措施所增加的生产成本。

助消化和排泄优势:牧草中的粗纤维可减少猪只的怪癖行为,有效防止猪胃溃疡、水肿病和腹泻的发生,提高消化道和内脏器官重量,保护猪的健康。搭配牧草喂猪,能促进猪胃肠道蠕动,对粪便的排泄起着清洗剂的作用。

适口性优势:喂母猪时加喂牧草,可在日粮中使用一些适口性好但价格低的饲料原料,既可降低饲料成本,又不影响母猪采食。母猪在怀孕期喂饲适量的青饲料,可提高产活仔数和断奶成活数。

由野猪养殖技术实用,需关注品种选择、饲料搭配、疫病防治等关键环节。引发的思考,自然延伸到野猪养殖:实战案例与未来趋势的方向。

在探索可持续农业的道路上,种草养猪模式逐渐崭露头角,不仅丰富了食物链的多样性,也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以下,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剖析这一模式的优势与操作细节。

位于我国某地区的张先生,曾是一名传统的育肥猪养殖户。在了解到种草养猪的模式后,他决定尝试种植牧草与养猪相结合。张先生选择了菊苣、苦荬菜等牧草品种,这些牧草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种植和收割。在第一个生长季,张先生种植了5亩牧草,收获的鲜草足以满足其100头育肥猪的日常需求。

野猪养殖技术实用,需关注品种选择、饲料搭配、疫病防治等关键环节

通过对比,张先生发现,与传统饲料相比,牧草饲料降低了饲料成本约20%,同时,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也得到了提升。在第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张先生的育肥猪平均出栏重增加了5%,饲料转化率提升了10%,经济效益显著。

李女士的养殖场位于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适合种植牧草。李女士通过种植牧草,不仅解决了猪饲料的供应问题,还实现了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她采用了一种创新的粪污处理技术,将猪粪与牧草秸秆混合发酵,制作成有机肥,用于牧草的种植,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这种生态养殖模式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提高了土地的肥力,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李女士的养殖场因此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表彰,并吸引了众多同行前来学习交流。

张先生的种植方式是将牧草与农作物轮作,每年种植两次。在夏秋季节,牧草直接饲喂;在冬春季节,则将牧草制作成青贮饲料,与精饲料混合使用。这种种植方式既保证了牧草的供应,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种草养猪模式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因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种草养猪模式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未来,种草养猪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科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养殖成本,从而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4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