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接产要点:描述野猪分娩过程
项目 | 内容 |
---|---|
野猪妊娠期 | 约114天 |
每胎产仔数量 | 2-6崽,极少数可达11崽 |
断奶时间 | 8-10周 |
繁殖期 | 1月、2月、7月、8月 |
产仔箱 | 直径1.5米,高1.5米 |
分娩前准备 | 肌注大肠杆菌疫苗或长效抗菌素,清扫栏舍并消毒,铺千垫草,安装饮水槽和电灯等 |
虽然母野猪分娩是其繁殖的最后一个环节,但与仔猪成活关系重大。为了提高仔猪成活率,要求母野猪有良好的繁殖性能和种用体况,面容清秀,结构良好,吃食快,精神好,母性强,有效乳头不少于4对,乳房、乳头和阴部发育良好。
母野猪临产前20天左右开始衔草,排尿频繁,排粪地点不规则,阴户红肿,呼吸频率加快,不愿站立等,预示着即将产仔。多数母猪在垫草上侧卧努啧后将仔猪顺利产下。家猪产仔时是头部先出,而野猪产仔则是后腿和臀部先出。野猪一旦产完仔后即站起,并开始泌奶。
野猪产仔后缺奶的现象很少发生,如产仔过多而奶头不够时,可采取分批喂奶或给其他临近产仔和已产仔量少的母野猪寄养。
母性本能与人工辅助野猪在分娩过程中,母性本能会起到关键作用。只是,在某些情况下,人工辅助是必不可少的。
仔猪不会吸乳时,人工辅助吮乳。
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用3%高锰酸钾液浸过的毛巾擦拭猪全身血污和嘴内的粘物。
将脐带留4~5厘米扎线后剪断,在剪口处涂上碘酊。
剪掉口腔两侧上下各两个犬牙。
将仔猪放进原已备好的产仔箱内。
预防肠道疾病,如溶血性黄白痢和水肿型大肠杆菌。
注意事项在接产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环境必须安静。
接产动作要求稳、准、轻、快。
观察仔猪和母猪的排便颜色和精神状况,做到早发现疾病早治疗。
确保仔猪和母野猪健康地生长发育,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确保母野猪顺利分娩,提高仔猪成活率,从而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在广袤的森林中,母野猪分娩的场景总是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它们在临产前会离开群体,独自建造巢穴。这个过程中,野猪的本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发情、妊娠到分娩,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野猪对后代的关爱。妊娠期大约114天,母野猪会开始衔草、排尿频繁,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分娩时刻。
分娩前,养殖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确保分娩环境的安静和清洁。接着,要准备好产仔箱、碘酊、脱脂棉球、扎线和消毒过的剪刀等物品。此外,还要对母野猪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疾病。在分娩前20天左右,给母野猪注射大肠杆菌疫苗,临产前3天再注射长效抗菌素,以确保母婴健康。
当母野猪开始分娩时,接产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在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会立即用3%高锰酸钾液浸过的毛巾擦拭猪全身血污和嘴内的粘物。接下来,将脐带留4~5厘米扎线后剪断,在剪口处涂上碘酊,并剪掉口腔两侧上下各两个犬牙。最后,将仔猪放进已备好的产仔箱内。在这个过程中,接产人员需要保持动作稳、准、轻、快,以确保仔猪的安全。
产后护理:确保母婴健康 野猪繁殖:大自然的奇迹野猪的繁殖能力非常强,雌性野猪一般18个月性成熟,雄性则要3-4年。母猪妊娠期大约112-130天,每胎诞生2-6崽,很少多达11崽。在繁殖旺盛期,雌兽一年能生两胎。野猪的幼仔出生后,身上的颜色随年龄而变化。从出生到6个月期间,身上有土黄色条纹,这是为了更好地伪装自己。以后身上的条纹开始逐渐退去,进入成年期后,身上的颜色变成了黑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