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我国成功培育出两个高糖、抗病虫害的甘蔗新品种

国家糖料技术专家指导组组长张跃彬正式发布了“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两个高产高糖新品种。近年来,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大力挖掘高糖高产优质甘蔗种质资源,并首创集家系选择、理想株型选择、高糖基因检测和抗性评价为一体的高糖育种技术体系,为选育甘蔗新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成功培育出两个高糖、抗病虫害的甘蔗新品种
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高糖、抗病虫害的新品种
品种 特点
云蔗0551 特早熟高糖,中大茎。节间较长,圆筒形,黄绿色,曝光后略呈紫红色,部分节间有生长裂缝。芽圆形,饱满,顶端未达生长带。叶绿色,半直立,株型较紧凑,叶鞘青紫色。出苗率高,分蘖力强,生长势好。老叶易自行脱落,较抗倒伏,宿根性中等。12月蔗糖分一般在15%-16%,最高达17.2%,比国内著名早熟高糖品种新台糖16号同期蔗糖分高出1.2%-1.6%,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蔗产量比川蔗14号、新台蔗16号高出15%以上,是较理想的糖蔗优良品种。每667平方米有效茎以5000株左右为宜。
云蔗081609 早中熟,中大茎到大茎。节间圆筒形,较长,节之间略有曲拐。芽圆形,饱满。叶浅绿,较长。前期幼苗细小,7月以后茎基部增粗快,叶变长,植株较披散。出苗率高,分蘖力强,生长势较好,宿根性较强,抗倒伏。茎大汁多,口味纯正,易撕皮,一般每667平方米产6-7吨。高产栽培可达10吨以上。12月至翌年1月蔗糖分一般13%-14%,每667平方米有效茎以5000株左右为宜。是理想的果糖用蔗品种。

这两个新品种的成功培育,不仅为我国糖料生产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从2004年开始,历经13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培育出这两个新品种。在培育过程中,科研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断优化育种技术,最终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同时,我国将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更多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创新育种技术引领糖业新篇章

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通过创新育种技术,实现了对高糖基因的精准检测,显著提升了甘蔗的糖分含量。例如,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的蔗糖分含量分别达到了15%和16%,远超传统品种。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甘蔗的经济价值,也为糖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成功培育出两个高糖、抗病虫害的甘蔗新品种
本地化案例:广西农科院的突破

在广西,甘蔗种植面积达1200万亩,黑穗病是当地甘蔗种植面临的主要病害。经过11年的努力,广西农科院成功选育出桂糖52号和桂糖55号两个抗黑穗病的新品种。这两个品种的推出,有效降低了广西甘蔗种植的风险,为当地糖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粤糖60,一个早熟高糖的甘蔗新品种,凭借其优异的产量和糖分,在市场上备受青睐。该品种在南方地区广泛种植,其平均亩产蔗量达到7.38吨,蔗糖分含量在15%以上,成为果糖用蔗的理想选择。

甜城14号:内江的骄傲

甜城14号,作为内江地区的特色品种,以其中茎至中大茎、早熟、高糖、丰产等特点,赢得了当地农民的喜爱。该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适应性广,抗病虫害能力强,是内江地区糖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未来展望:高糖抗病甘蔗助力糖业持续发展

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糖业市场的需求变化,高糖抗病甘蔗品种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糖业发展的关键。未来,我国糖业将更加注重品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等挑战,实现糖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4314.html